几天前,有朋友问过我:现在怎么又把两个教宗炒作起来?
近日有关网络媒报道本笃十六世致维加诺蒙席书信事件,本人的愚见对这一该有如下解读:
这11本书包括两位作者是反对教宗及反教会训导的,请注意本笃十六这段话【这些书合理地证实了,教宗方济各是一位哲学与神学造诣颇深的人】这就是说书中两位作者证实了方济各的哲学与神学的观点。
本笃十六续说【它们也展现了在两任宗座之间的內在连续性,尽管存在人格和性情上的差异。……】这句话应视为私人信件的礼貌性语言。
本笃十六世在这里也是作为表示礼貌性的尊重方济各,而在他后边话等于拒绝评论,意思说:我不愿意读这11本书,我没时间。
现在梵蒂冈利用本笃十六私人信件,选择性断章取义做法,是回击外界存在对方济各一些做法的质疑。当然,没有人会认为方济各与前教宗不是延续性,从来自教会各方批评观察看,他们只是一种担心,如果自己强调有延续性,这是一种缺乏不自信的表现。
如今梵蒂冈再次借助本笃十六世致维加诺蒙席书信来炒作两位教宗延续性,其目的不外乎只有一个:为今年世界主教会议作铺垫,方济各教宗将在本届主教会议提出或许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点改革来作合法的解释,这且是一个时代的前奏,又是一个令人非议的开始。
可以这样认为:梵蒂冈在宣传上,现在正为世界主教会议前作與论导向工作,即使在今年秋季在罗马召开的主教会议上提出各项改革方案,都要给予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而且在付之实施前,给所有的人,这里不仅针对是支持声音还是反对者的声音,教廷一再声明,她也曾一再所强调过的,这是一个包含延续性教会,请大家接受,尽管反对者们愿不愿意接受这些改革,方济各教宗会在众人压力下把它们进行到底,持续下去。
当一些改革在未知可能下被推进,引暴教会的巨大争议时,即使这样改革,可能在改革者面前会看不到带来的效果和它的益处,即使在几年,或更久远的时间里,教会史会怎么来评价今天这段历史呢?时间对每个人来说,付出的代价都是沉重的,尤其是对教会今后的命运来说,它们算不算构成“生死攸关”一个节点呢?希望历史的悲剧不会再重演,十六世纪那场所谓宗教改革运动所造成的创伤,讫今为止,这伤口还没有愈合过。
据另一新闻报道说:3月19日在罗马举行的第一次会议,教宗方济各在这场由他邀请的300名左翼激进分子青年代表参加世界主教会议的预备会议上,他要求他们说出他们的“感受”。
我突然想到真福保禄六世曾说过的一句话:“由于大公会议牧灵的特质,它特别避免声明任何特殊的, 永无谬误的信理。(it avoided proclaiming in an extraordinary manner any dogmas carrying the mark of infallibility.)
原文载于梵蒂冈《罗马观察家报》1966年1月21日
(General Audience, December 1, 1966, published in the L'Osservatore Romano 1/21/1966)
希望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改变某一条真理的存在性和她永恒不变的价值。
基督,只把祂的教会托付给宗徒们和继承人主教们身上,“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玛 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