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为主题的主教会议,由一众年迈长者筹备和参与讨论,是奇妙,但也可悲。
有云今天的天主教会面对三项危机,全部都是自己造成的。
首项危机是独身的神职班,这更引发了连串恋童神父的危机,以及一个与他们纠缠一起的腐败圣统。
这向来被视为「美国的」问题──直到我们发展了这是全球性的──在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都有侵犯他人的神职人员,甚或在印度也有性骚扰女教友的神长。
第二项危机与教会内缺乏女性领导角色有关。直到现时,这仍主要是西方社会的议题。但一如近期的 #Metoo 行动,社交媒体使整个教会都感受到这股气势。
曾受教育、具有能力和投入的女性,将不再被贬谪,仅是负责布置祭台上的花卉,或在圣咏团咏唱;她们也不会因虚假的神学论证或法典的引用而被推搪。她们希望在教会的运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现在就要实行。
第三项危机与如何对待青年有关。这正是召开今次主教会议的目的。这次会议是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后的第十五次,主题为「青年、信仰和圣召辨明」。
教宗担心,无论有多少青年希望与他「自拍」合照,他们却没有多大的兴趣进教堂。事实上,在欧洲和美国的很多地方,空置的天主教教堂都被其他信仰的信徒收购!
如此,于十月三至廿五日举行的主教会议,正要详细审视年青人对教会的期望。然而,需要留意的是,为期三周的会议将由五十五岁以上的年长者出席。
尽管如此,教宗方济各任命了卅多位女性和一些年轻人为主教会议的「合作者」和「观察员」。他们将参与各项讨论,但将不能参与通过向教宗呈交最后建议的投票。
所以,与会主教的首要工作,是承认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向当代的年青人福传。
其他,他们必须聆听别人、聆听青年,特别是那些不进堂的青年。
事实上,年青人渴望甚么呢?
很多人说他们不想要宗教;想要的是灵性生活。这不仅仅是一个语义的问题。宗教被理解为是一整套包括崇拜仪式、道德规范和信理定义等,由宗教领袖们强加于成员身上,而且是在压迫下施加的。
相反,「灵性生活」则被视为更令人觉得释放的经验。它指向一种开放、兼收并畜、兼善天下的态度;一种内在的规律。
年青人被东方的灵性生活包括瑜珈、禅和道等吸引,而现在更逐渐形成一种「全球生态」的灵性生活,灌输著一种保育、简朴和照护众生的情怀。
以现今印度年青人所面对的最严峻议题──失业问题──为例。年青男女因未能从事理想的职业而感愤怒,因而感到他们没有将来。教会又向这些年青人说些甚么呢?
天主教信仰在过往数十年的发展中,被视为一种道德规范的系统,除此以外也无太大用处。它要求对教理的服从,但却无法就人的存在和人与人之间的连系提供崭新的方法。这是令人伤心的,但事实确是如此。
现今年青人的另一个渴求,是团体生活、团契和关系的维系。教会的确鼓励团体生活──但却是一种分层和零散的生活。教会内每一位成员都担当一定的角色和工作(经常由神职人员具于高位),而这些岗位都会被认为是「天主所交予的」。
然而年青人会询问:为何女性不能定睛于铎职?又为何天主教会对已婚神职人员如此死寂?
多年以前,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就创造了「新福传」这个词语,而教宗本笃十六世亦跟随其步履。这个是迟来了的确认,但也说明世界已经改变,旧时宣传福音的方法已不再有效。不幸的是,新福传所带来的是天主教教理,并没有甚么新猷。
然而,没有人是从课本里认识福音的。那是由人、由个别的人来宣传福音的喜讯。
后来就交由教宗方济各以言以行显示新福传的核心,就是怜悯和慈悲。透过他的行动──(在濯足礼中)亲吻女性囚犯的脚、拥抱面容毁伤的人和容许小朋友走到他跟前──他为教会和为福音创造了新的形象。
今天抓住年青人的主要问题是甚么?持续的不公义、日益严重的不平等、跨信仰的议题,尤其有关婚姻和宗教间的忍让,以及为曾经施暴的人与他人修和的工作。而几乎在所有地方,对环境的照护已成为青年人和老年人共同要面对的主要挑战。
所有的心理学家都知道,一场危机(在希腊文中意谓「判断」)既是一次灾难,亦是一个机会。「旧式」的处事方法已失效。
人们意识到他们不能再以同样的方式继续下去,因此,危机的出现是一个非常脆弱的时间,教会可能受到伤害,且伤势严重。但一场危机也是一个机会。人们能否把握时机以不一样的方法处事:不只是单单挣扎求存,而是要克胜困难?一场危机也可以成为更新成长后争妍斗艳的时间。
当代教会面临的三项危机均有能力按照福音的样式把教会重新塑造。祝愿这次主教会议(另一个希腊文生字,意谓「同行」)能带领我们到达天主给我们预许的地方。
__________
撰文:迈伦.佩雷拉(Myron Pereira)神父,耶稣会士,在印度孟买担任媒体顾问。
【完】天亚社英文新闻:
Youth synod of old m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