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祈祷和“专心、忠诚、积极”地参与弥撒圣祭,是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9月29日上午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的公开接见活动中再次提出的邀请,他在要理讲授中为聚集在广场上的3万人介绍了13世纪德国神修学家哈克伯恩的圣女玛蒂尔德的灵修事迹。教宗在要理讲授结束后,为在尼日利亚的人道危机发出呼吁,那里有两百万人因水灾流离失所。教宗也再次为海地的局势祈祷,9个月前那里发生大地震,导致22万人死亡。
教宗在介绍圣女玛蒂尔德的时候,为信友们讲述了两个姊妹并且也是同会修女的事迹,这两个姊妹都是哈克伯恩男爵的女儿,这位男爵是德国中部一个有权势的贵族。这两个姊妹都在赫尔弗塔隐修院内为德国的隐修生活争得了光荣,她们先后进入这座隐修院,在时间上相隔10年。姐姐格特鲁德任院长期间实行改革,将隐修院变成神修学和文化的卓越中心及科学和神学培育的学校。妹妹玛蒂尔德1250年进入这种环境,起先她只是来探访做院长的姐姐,然而她被眼中的一切所吸引,决意留下也做个隐修者。教宗指出,这位未来的圣女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开始在人性和灵性上出类拔萃。
教宗说:“玛蒂尔德在天主给予的神修默观恩宠的光照下写下许多祈祷词,她是忠于教义和极谦卑的导师、忠告者、安慰者和分辨的向导。修女们聚集在她身旁,好似来到宣讲者那里聆听天主圣言。不仅隐修院的人,许多陌生人、会士和凡夫俗子也远道而来,这些人证实了这位圣女使他们解除痛苦并且他们从未体验过从她那里得到这么大的安慰。”
这位中世纪神修家的事迹流传到今日实在得力于她的姐姐也是同会修女的格特鲁德院长,这位院长把圣女向她吐露的秘密和默启逐渐收集成册,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对玛蒂尔德才有了认识。教宗指出祈祷和默观是这位圣女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土壤,她所得到的默启、她的教导和为邻近人的服务以及她信仰和爱的旅程,都是在祈祷中找到了根基。教宗说:“这位圣女活出礼仪中的每个成分,即使是那些最不起眼的也不放过,将礼仪带到隐修的日常生活中。”
圣女玛蒂尔德活到58岁,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受到许多身体上的痛苦,在那段时期圣女经历了“严重的灵性危机”,但她的神视却未间断,以后她用富有圣经内涵的言辞描述了“她的日用粮”。教宗说:“她让圣经引导自己,从圣体食粮得到滋养,走过与基督密切结合的一段路程,对教会永远忠贞不二。这为我们加深与基督的友谊也是一项强烈的邀请,尤其要经由每日祈祷和专心、忠诚、积极地参与弥撒圣祭来加深这一友谊,而且礼仪是灵修的大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