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周年,欧洲各国及世界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缅怀战争的受害者,决意走和平之路。教宗方济各也将于9月13日前往意大利戈里齐亚省(Gorizia)的雷迪普利亚(Redipuglia),参加相关纪念活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表面上看,起因于一个偶然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西斯.腓迪南和他的妻子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学生普林西普(G. PRINCIP)刺杀身亡。一个月后,7月28日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终于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主要战场都在欧洲,无形中也变成了天主教徒之间的交战,因为交战双方各国的天主教徒无不支持本国的作战目标,而且都极力表现身为天主教徒,爱国决不后人。各国教会甚至出钱出力,为国家、为胜利而效命。敌对双方各国的主教也都为本国战争的胜利而祈祷。
当时的教宗本笃十五世是在1914年9月,也就是大战爆发一个多月后即位的。即位五天后,他就呼吁全球天主教徒走和平之路,并于同年11月颁布首道通谕,称这场战争为“大规模的屠杀行动”。教宗也劝阻意大利参战,但无效。意大利于1915年加入战争。
大战进行了3年后,各国都疲惫不堪,趁着各方厌战之际,本笃十五世教宗于1917年8月1日向参战的各国发出和平呼吁,自愿充当调解人,并提出结束战争的具体建议。他称这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杀戮”,希望各国早日结束这场战事。教宗提议的和平当然是一种修好的,彼此妥协互让的和平,他希望卷入战事的各国从长久计,从休战和解除武装所带来的更巨大的益处着眼,不必斤斤计较于赔款和归还土地的眼前利益。
一般而论,本笃十五世教宗的和平呼吁没有获得好的回应。
圣座的行动并不仅限于呼吁和平及谴责战争。教宗是全球教会的领袖,是普世教友的精神慈父,在国际纷争冲突中他必须保持最客观的公正立场,不能有所偏袒。在交战各方没有听从本笃十五世教宗的和平呼吁的情况下,圣座只好采取人道援助的行动,例如出面担当仲裁,交换俘虏伤兵,安排随军司铎等等。
经过四年的激战,1918年11月,德国和奥匈帝国先后战败,投降乞和。在交战双方开始进行和平谈判之前,意大利政府争取到有关国家的同意,不让梵蒂冈参加和平谈判,因为意大利担心梵蒂冈会把"罗马问题"提到谈判桌上讨论,也因此,梵蒂冈在日后无法成为"国际联盟"的一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十年间,对教会来说,最大的特征便是梵蒂冈圣座与很多欧洲国家结束了政教的纷争与冲突。那个时期的本笃十五世与庇护十一世两位教宗都以修和者的姿态与各国交往。
这种政治与宗教权限的划分与互相尊重,在1929年梵蒂冈与意大利政府所签定的"拉特朗条约"(PATTI LATERANENSI)中达到极致。这项条约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罗马问题"。条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协定(TRATTATO),另一部分是协议(CONCORDATO)。在"协定"中,教宗庇护十一世承认以罗马为首都的意大利王国,而意大利则承认教宗对面积仅四十四公顷的梵蒂冈城国享有最高主权。于是消失了六十年的"教宗国"终于又以梵蒂冈城国的形态堂堂皇皇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至于"协议"内容,则在规定意大利境内国家与教会的关系。根据这项协议,意大利声明天主教为国教,凡涉及政治和宗教的事务,都应遵照教会法来处理,学校教授宗教科目,国家直接支付教会的经济需要。不过,这项协议在五十五年后,即1984年,由梵蒂冈圣座和意大利政府双方共同进行了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