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葡萄牙神学家托伦蒂诺(José Tolentino de Mendonça)神父2月22日上午在圣座四旬期第8场避静默想中阐述了兄弟之间的嫉妒情怀和天父的慈悲,教宗与圣座各部会首长们在场聆听。神父援引《福音》中“荡子的比喻”,説明在人的内心旅程中“将自我作为一切事物的原始和终结”,这是一个极大的危险。
在荡子比喻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类家庭的场面,我们每个人都出自这个家庭”。家庭是一面镜子,从中映出一切人情世故。“这个故事将我们拉入其中,让我们看到兄弟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我们意识到“儿子面对父亲的微妙含意”,以及我们彼此相连的细微而脆弱的情感。
托伦蒂诺神父解释道,这个比喻帮助我们反躬自问。“事实上,在我们内心不只存在美好、和谐,以及没问题的事,也存在感到窒息的情绪、许多需要厘清的事物、病态,以及需要连接的头绪。我们既有痛苦的区域,也有需要和解的范围,还有需要让天主来治癒的记忆和停顿点”。
我们的时代被“离经叛道的渴求”所占据,促使我们如同荡子那样,放荡任性而且好享乐。这一切都在“消费社会”强加於人的“欺骗的漩涡”中产生和发展。这种社会许诺能满足一切渴求和所有人,将“幸福与满足欲望”划上等号。
托伦蒂诺神父指出,我们如此“充足、满盈、满意并被驯服”。但这充足是靠消费得来的,成了“欲望的牢狱”。此外,除了比喻中的小儿子在“虚假脚步”和“幻想万能”的驱使下渴求自由自在,大儿子的“病态期望”也值得我们警惕。
“这些期望同样也很容易进入我们内心。这个大儿子难以活出手足之情并且左右父亲的决定,拒绝为别人的好事而喜乐。这一切在他内心产生一种潜在的怨恨,使他没有能力接受慈悲的思维。”
大儿子另一个潜在的危险就是嫉妒,这是一种欲望的病态。神父表示,这种欲望缺乏爱,只求“讨回那无益且不幸福的公道”。大儿子未能与弟弟和好,心中还在因“暴怒、隔阂及强硬”而愤愤不平。与嫉妒相反的则是感恩之情,它“建设和重建世界”。
在“荡子比喻”中,除了这两个儿子外,还有他们的父亲。“这父亲是慈悲的典范。他有两个儿子,懂得应以不同的方式,但相同的目光对待他们”。可见,慈悲“不是把别人所应得的给予他”。
托伦蒂诺神父最後阐明,慈悲是怜悯、仁爱及宽恕;慈悲是“给的更多,给的过量,而且超越现状”;慈悲是医治创伤的“极度的爱”;慈悲是天主的一个属性。因此,相信天主就是相信慈悲。慈悲是一部需要发现的《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