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与会主教的投票模式显示,非天主教的教会在梵二的天主教自由化进程有间接影响。
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及科学学院社会学副教授梅利莎.维尔德(Melissa Wilde,图)领导研究小组分析梵蒂冈秘密档案,找出与会主教的主要投票因素。
研究报告《信仰经济或组织范畴?推算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与会主教的投票》刊载于八月份的《美国社会学探讨》学术期刊。
研究人员发现,政教关系及宗教组织之间关系的改变,是推算主教们对改变是否持开放态度及他们对改革优次看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面对失去主导角色、有其他信仰组织出现时,以及他们与其他信仰组织的关系。
结果指出,若与会主教来自以罗马天主教为国教或主要信仰的地方,他们对外界影响最不为所动亦最反对进行改革。在天主教会并不强大但宗教信仰稳定的地方,主教们最受其他宗教组织的领袖影响。
该报告又探讨了两项最具争议性的议题,即支持圣经准确性的文件《启示的来源》(On the Sources of Revelation)的有效性,以及童贞圣母玛利亚的重要性,推算影响主教的投票因素。
专门研究宗教转变的过程和原因的维尔德说:“这是会议投票资料首次接受严格的量化分析。我很兴奋能成为首名检阅像梵二这样重要的投票资料的人。”
除了研究梵二会议,维尔德研究过美国基督教从主流派变成保守派的人口统计因素,以及宗教竞争在天主教徒婚姻无效个案增加的角色。
她现正透过比较历史,就二十世纪美国社会对家庭计划、堕胎、离婚、女性司铎及同性恋的态度转变,以及各大宗教团体作出的回应,来调查和解释性别及性取向的政治如何及为何成为导致美国的宗教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