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小地方,圣诞节比春节还热闹。我今年就是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的张庄天主教堂愉快地体验了圣诞节。
平安夜入暮时分,哥德式教堂前方近5000平方米的玫瑰广场站满了人。有周围村庄的天主教徒,也有当地县城没有宗教信仰的居民。有结伴来看看的初中生,也有扶着老人牵着小孩带着虔诚的心而来的全家人。
从广场仰头,可以观赏到教堂大门前、台阶上的平安夜节目。三小时的节目里,除了神父布道和教堂歌咏团唱圣歌这些必有的传统元素之外,还有青年信徒的嘻哈舞和哑剧表演、少数民族歌舞表演、用民间说唱曲艺“三句半”介绍天主教的表演等。我见识到,原来赞美耶稣的歌曲是可以用来跳广场舞的。
平安夜有中国特色的不只是节目。教堂外的临时摊位在卖用礼物纸包起的苹果,两颗十元。原来在中国有平安夜吃苹果求平安的习俗,这应该是说中文的地方才发明的习俗。我买了驯鹿鹿角的红色发带后,摊主接着问我要不要买孔明灯,四个10元人民币(2.09新元)。我愣了一下,摊主热情地解释:“平安夜就是要放孔明灯的呀!”
和县里不少商店一样,教堂在对开的两扇大门各贴了圣诞老人的笑脸,类似汉族在自家门口贴门神的样子。这在其他国家的天主教堂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圣诞老人严格上不属于天主教,是异教(paganism)传说的人物,庄重的教堂更多是以圣诞花圈来装饰大门。
然而这正是我喜欢献县教堂平安夜之处。当晚的气氛是包容、轻松,甚至亲切的,不受宗教禁忌或教条过于约束,更像个嘉年华会。有些小孩顶着发红光的撒旦角头饰若无其事地在教堂广场里玩,有女生戴着化妆舞会面具在圣诞树前合影,他们都没有被阻止或被投以异样眼光。我喜欢这种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分享宗教节庆喜悦的氛围。头饰和面具,应该也是从教堂外的摊位买的。
以上形容的,基本上是圣诞节本土化和商业化的体现。我不知道“平安夜吃苹果”是苹果商想出来的,还是另有其他典故。但就像日本人平安夜吃肯德基炸鸡一样,既然已成为一部分人过圣诞的共同记忆,又无伤大雅,这约定俗成的做法就有存在的意义,是这个群体的文化的一部分。
只要圣诞节的宗教本质意义(上帝为拯救世人而让他的儿子降生成人)不变,庆祝圣诞节的形式本土化应该无可厚非,甚至有助于拉近更多人与这个节日的距离。那几位戴化装舞会面具的初中女生告诉我,她们不是教徒,但是对天主教感兴趣,当晚她们拿了很多关于天主教的材料回去读。
宗教节日的文化可以本土化,延伸来想,宗教的管理和发展,也必需接受一定程度的行政本土化。
例如在新加坡,过去40多年,印度教节日大宝森节的一个本土化特征曾经是,信徒扛针座游行时,游行队伍不能像在印度那样奏乐以作激励,政府禁止奏乐是为了避免乐手之间的竞争引起争吵或打架,这在重视公共秩序的新加坡是不被允许的。
政府今年放宽条例,允许信徒途中现场奏乐,印度教社群当然开心。如果政府对印度教社群的自我管束能力没有一定的信任,禁令不可能放宽。政府和印度教社群沟通的主要平台是印度教基金管理局。该局由德高望重的印度教人士组成,是隶属于一个政府部门的法定机构,主席由政府任命。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来自外部的宗教,融入当地的养分并接受合理程度的本土化后,可以更健康地在新的土壤扎根、开枝散叶,也较不受周围的原生物排斥。但这块土壤也必须适当地给外来的元素一定的尊重和空间成长。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今年4月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但宗教也应该中国化。中国和梵蒂冈目前正在磋商一项关乎天主教在中国的管理和发展的协议,双方若能在自由和控制、本土化和宗教传统之间取得平衡,或许就能为中国的天主教群体带来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