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宁会七月三十日举办“从信仰看晚晴论坛”,邀请佛教法师和天主教神父探讨生死,他们表示信仰能帮助人们妥善准备晚晴。
论坛假湾仔小童群益会举行,邀请佛教常霖法师与天主教陈志明副主教对谈生死观。陈志明副主教谈及生命的意义时指出,天主教透过耶稣基督降生成人,为他人牺牲的事迹,提醒信徒要多关爱邻人,为生活作见证以活好每一天。
陈神父又从信仰角度指出“善终”应追求“因善而终”的意义。他举出近日在法国一名神父主持弥撒时被恐怖分子杀害的例子,称不少人对其死亡感惋惜,“但因着他的善行和牺牲,在信仰角度而言他已被视为殉道者”。他并指出懂得活在及爱在当下,致力行善使人生无憾的重要。
常霖法师则从“转念”的角度鼓励步入晚晴的人士也可积极人生:“珍惜此时光,因此刻比过去与将来更重要。”他指出每当面对难以改变的事情时,惟一可改变的是自己的观点,“当懂得转念,内在的正能量多,自然常怀着积极态度生活”。
他续说,佛教相信要活好此生及常怀慈悲之心,好能无悔今生,死后不怕来生的事。谈到持守人生价值时,他说要学会“百忍不如一恕”, 指出“恕”字拆解为“如心”,希望人们多以恕的方式生活,达致从心所欲。
席上有参加者问及已失去活动能力的病人仍有何生命意义,陈志明神父回应指每个人也有存在价值,人们可从病者身上学习对生命的坚持和珍重。
亦有与会者问到,若照顾者未能接受家人患上末期癌病时应如何应对,陈神父指病者家属容易出现否定、失望等反应,他鼓励他们学习聆听和分担痛苦,“明白亲人患病是不能改变的事实,这是他生命其中一个阶段,需要家人的陪同”。常霖法师建议透过祈祷,专注经文内容, 或专注唿吸等方式有助心无杂念,减轻其他烦恼,“当多想,烦恼自然多”。
善宁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生死教育倡导者萧孙郁标主持论坛时表示,善宁会期望从信仰角度谈生死观,唤起更多人关注已走在人生末段的晚晴者。
同日举行“善宁会优化护理员证书课程”毕业礼,课程始创人之一曾黄莲华致辞时赞扬护理员在现今人口老化、护理员需求殷切的情况下, 仍能抱持着专业态度贴身照顾长者,“让他们被尊重和关怀,让其晚晴阶段有尊严地过着有质素的生活”。
另外,当日会上亦介绍即将营运的“赛马会善宁之家”服务,营运总监朱可您表示院舍是以医院规格设立的护养院,院内设多个独立套房, 提供病人家属一个安静环境去照顾临终者,陪伴他们共度人生最后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