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九月开始,教会人士重申堂区和学校有不少合作空间,以更好地牧养青年。
教区青年牧民委员会七月举办青年论坛探讨堂校合作,教区学校校长和牧民工作者认为,当学校由所属堂区的神父担任校监时,这位神父校监可帮助带领学生参与堂区活动;而有信徒教师在学校所属的堂区担任慕道团导师,学生领洗后很大机会能投入堂区生活。
天主教崇德英文书院校长龚广培早前对本报说,该校校监包俊伟神父(G. Baudry)本身是圣伯多禄圣保禄堂主任司铎,校内的宗教科教师、牧民工作者时与堂区神父、牧职修女联系,探讨堂校合作的可行性。
龚校长举例指修读伦理与宗教科的学生,三年前开始每周会定期到堂区担任义务导师,为区内南亚裔、寻求庇护人士或难民等家庭的学童补习;近日学校又鼓励学生参与由堂区神父发起的宗教微电影比赛等,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堂区的经验。该校公教教师关耀宏表示,非信徒学生在堂区参与社会服务,能了解教会关社的幅度,「圣堂不止于说道理,亦以行动去关心弱势社群」。
教区学校天主教南华中学牧民助理谭嘉盈表示,该校校监叶定国神父是圣老楞佐堂主任司铎,「有学生在校内慕道后领洗,叶神父会主动邀请他们加入堂区善会」;此外,学校举办的宗教活动亦请来堂区信徒参与,借以加强堂校联系。
圣爱德华堂辅祭会会长及主日学导师黎晓瑜就读香港公开大学,她同时协助公开大学成立天主教同学会,继而担任会长,她说自己积极投入教会生活,因为中学时便担任天主教同学会干事,后来也参加过普世青年节等培育活动。
黎晓瑜说,现今开展青年培育工作时,常常面对青年较被动等现象的挑战;当看见很少青年参与堂区活动时,她尤其感到无力。她期望堂校能多加联系,建立凝聚力,以发掘更多有心人成为青年领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