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海教区马达钦辅理主教明显看来的“变脸”,在国内外的网络世界充斥着相当多的意见、反应和评价。
六月十二日,马主教在其博客上声称,他为自己退出政府认可的天主教爱国会感到后悔,并撤回他在二零一二年七月七日获得教廷批准的主教祝圣礼当天所作出的声明。
中共当局对于马主教在二零一二年的宣布,当然很不高兴。随之而来的,是马主教遭到四年软禁。
在多个世纪以来,上海一直被视为中国天主教的首都。他这次的让步明显是准备展开一个程序,重掌上海教区领导职责。
马主教的举动正好出现在中国教会的微妙时刻。两股看似对抗的力量正在博奕。
首先,梵蒂冈与中共之间的谈判正加紧进行,在共产党统治中国差不多六十七年之后,双方寻求恢复正常关系。
此外,以大权在握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为首的中国领导层,正展开一场全面的运动,试图将宗教“中国化”。让教会具备“中国特色”,就是呼应中共为其社会主义所推出的公式。
上海教区的教友、国内网民,以至世界各地的评论员都对这个改变表达了意见,当中有许多,尤其是那些坚持以西方三棱镜看中国的西方教会传媒,都对马主教表示失望,认为他向共产党屈服。
然而,这真是马主教的重大改变吗?事实上,这确实一反他自己及上海教区在他被祝圣为主教前已有的情况。爱国会未被解散,它仍然是政府操控教会的白手套。中国的大多数信徒并不喜欢它,但是很多人都明白,与它共存会让生活好过一些,就算出现一些必然的滋扰。
于马主教而言,这是回复原状。但在众说纷纭的网络世界里,这是中国公开天主教徒所要承受的现实,或是被谴责其懦弱行为。
这些评论通常会变成对政治、历史及文化的复杂现实作出“你争我吵”的对立评论,尤其是境外人士。这成为了好人与坏人之间的选择,涉及到再次出现一些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争议时期出现的老调。
除了政治瓦解与改朝换代,中国一直由专制的中央政府所统治。而在帝制时代,宗教经常时怀疑及监督的焦点,因为社会骚乱引致的政治动荡经常由宗教开始。
成为中国天主教徒,意味着要生活在张力之中,并且经常受到当局的怀疑。只有转过来接受像连续剧般的密集式“教育”,从中学习“马列毛思想”及政府的最新指令,这种怀疑才得以减轻。
中共控制宗教比越共更成功。在越南,这个由列宁主义衍生出来的共产党,透过统一战线来控制教会,却被天主教徒成功地抵抗。
在中国,天主教徒及其他教派的基督徒一但转入“地下”,在所谓的“家庭教会”崇拜,便得以避免接受这类“教育”,但是他们仍无可避免地受到政府监视。很多人这样做是为了心安,无须因为维持信仰生活而要寻求政府的任何批准。
不过,将各地天主教会的生活限制在私人单位内,并不是令人满意的情况。假如某种情况不再闯入信仰的核心、或违反宗教的道德及教义,今天中国天主教徒的生活是有更多可能的。
马主教的前任金鲁贤助理主教,于二零一三年四月去世,而今年的六月二十日是他一百岁冥寿。他曾经在监狱、劳改营及开放式监狱等多种拘留设施度过廿七年的岁月。
他战战兢兢地接受当局的指派,在一九八二年回到上海,重拾他过去的工作。在五五年被关进监狱前,他是修院的院长,负责为上海及其他教区培育神父。他于八五年获祝圣为辅理主教,三年后正式成为“公开”教会的主教,他的主教职最初只得到政府承认,继而于二零零四年获得梵蒂冈承认,但因其时上海教区已有正权主教管理“地下”教会团体,金主教只获承认为助理主教。
他接受监禁他的人统治,原因很简单。他于一九九四年向天亚社表示,基督信仰曾经三次传入中国,其中两次却以暴力终结和被驱逐:七世纪的聂多脱利教派(又称景教)、十六世纪耶稣会开始在中国各地传教。在鸦片战争后,基督信仰随着西洋军舰回到中国。
金主教认为,基督信仰不应再等待第四次的开始。因此他接受中共在可见的将来仍然统治中国的现实,而天主教信仰需要自己作出适应,但并非妥协。
马达钦获祝圣为主教,是得到中梵双方同意。从未有人公开承认,但是有很大可能,目下这宗事件涉及正在进行的中梵谈判。中梵之间的谈判对教宗方济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
与此同时,中共最近也重新将注意力放在宗教上,对于一些如马主教的天主教人物,如果这一出戏要上演,就要站在幕前,而不是在幕后,这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
中共自六月二十日开始在北京为教会骨干人员举行五天的培训班,而这一天正是金主教的冥寿,我们认为这是并非巧合。
马达钦的决定正好配合了梵蒂冈国务卿伯多禄.帕罗林(Petro Parolin)枢机致力推动的路线。帕罗林近年成功地与多个早期普遍采取敌对及对抗态度的国家建立关系,包括最近与越南取得从未有过的发展。
教会在越南开办天主教大学,这是在所有马列主义国家史无前例的。胡志明总主教向天亚社表示,此一发展是教廷以耐性推动外交政策及改善与越南当局的关系的成果。
帕罗林及其他梵蒂冈人士所持的观点是:你要从手上已有的开始做。马达钦最近的行为,肯定是跟从了这种处事方针。
___________
撰文:天亚社社长利伟豪(Michael Kelly)神父及天亚社东亚区编辑弥额尔.塞恩斯伯里(Michael Sainsbury)。
【完】天亚社英文评论:
Vatican and China: Back on track with bishop’s mo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