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香港回归中国二十一周年。
为不少人近日的社会气氛显得郁闷。长久以来的居住问题、近期接连揭发的建筑工程丑闻,而安老服务和退休保障议题讨论多年,却没有改善良策。
舆论亦担心昔日信誓旦旦的一国两制会否变成空话?令香港社会在中央规划下急速抹去原有的核心价值和城市面貌。
过去十多年来,不少市民都在七一上街和平游行,以反映他们对政府施政的期望。但近日有舆论指要取缔七一游行,因为游行违法违宪。这类批评无疑忽视了香港政府过去的标准,更与大部份香港人价值观相异:即使不同意游行请愿,大可不参与,却不用上纲上线以求压下和平请愿。
游行请愿是国际人权公约所肯定的公民权利,若然要取缔它,无疑会再次触动香港人的情绪,令人担心这是否要除去市民所享有的自由和权利?
近期多间机构先后发表调查,题目和结果都值得关心香港前景的人留意,特别是当政者。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五月底发表「市民对香港特色与价值观感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市民认为香港最具价值的特色,是「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和「法治╱司法制度╱司法独立╱法律」。而同于五月底发表的信任及信心指标调查,受访者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净值下降,更是二○一四年九月以来新低。
调查反映社会气氛低沉,而青年又如何?长年关注青年工作的突破机构,六月中发表「青少年政见与价值观」研究结果,发现半数受访大专生属「温和本土派」,支持本土优先及港人高度自治;另外,七成六受访者追求非物质满足。研究亦指出,逾六成受访者认同透过法律实践公义。
意大利年轻记者莱翁奇尼(Thomas Leoncini)最近把他多次访问教宗方济各的内容结集成新书《天主是青年》,当中提到的社会问题,值得成年人反省。莱翁奇尼谈及青年处境时说:「青年显然生长在一个拔除他们根基的社会里;这社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同时又利用他们对市场的影响力,然后放任他们自生自灭。……成年人应该自问,他们正在创造怎样的世界给青年。」
可见各地处境虽然不同,但青年却面对着某些相同的问题。昔日一国两制标榜「五十年不变」,至今余下二十九年,当年见证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一九八四年)或香港回归中国(一九九七年)的一代,如今已是中老年一辈;至于身体力行维护香港的核心价值,青年近年起了关键作用。
对于帮助青年发挥关社精神,新发行中译本的《天主教青年社会训导》(DOCAT)无疑是好工具。教宗方济各在书中序言说:「在这时代中,基督徒若不是改革者,就不算基督徒。」他邀请每位基督徒积极参与社会——特别是青年,为建设正义而奋斗。
七一回归周年,人们爱香港,所以才愿意表达诉求,期望施政能符合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