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孟义神父毕生为聋人服务
在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孩子正在郊区的院子里玩耍。他们带着灿烂的笑容迎接狄孟义(Charles Dittmeier)神父,而有位年轻的女孩用手语问他何时回来。
狄神父来自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总教区,同时也是附属玛利诺会的传教士。在以往的十九年里,他一直担任柬埔寨玛利诺聋人发展计划的主任。
这是在柬埔寨少数协助聋人的组织之一,也是国内唯一为聋人提供工作技能的机构,以协助他们支援自己及其家庭。
七十四岁的狄神父说:「当我一九九七年首次来到这里时,没有任何为聋人提供的服务。老挝和越南都有手语及聋人学校,而当时的柬埔寨甚么都没有。」
那时候,狄神父没想过会把一生大部份时间投放在柬埔寨。
狄神父在路易维尔城成长,成年后在美国的聋人社群里工作。从事了十三年教书及辅导的工作后,他受到一位同事的启发。这位同事是在印度班加罗尔的一所学校里工作,而狄神父决定往当地做志工。
狄神父解释:「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常常渴望自己会在国外生活和工作。而且我会好好学习他们的言语,致使他们也不知道我是外国人。当时,前往亚洲就像要到月球的另一面一样。」
在印度两年以后,狄神父回到肯塔基州,但他爱上了亚洲,并参与了「玛利诺教友传教士」。那是一个国际的天主教组织,旨在派遣传教士出国。此后,他在香港的玛利诺会度过了十三年,那里有一个为聋人而设的堂区,而他也在一所天主教学校里为聋人服务。
柬埔寨是另外一个故事。当狄神父来到这贫困的国家时,政府对残障人的支援一般都非常有限,以及对柬埔寨的聋人援助几乎不存在。
狄神父忆述,小团体的发展始于创建自己的手语,并由芬兰的资金和专业知识所支援。
他说:「有人拿起杯并问道:『这个的手语你会怎么做?』服务就是这样开始的。」
由于缺乏官方的统计数据,故有参与柬埔寨玛利诺聋人发展计划的人士估计,在全国目前约一千六百万总人口当中,约有五万一千人完全失聪,以及有五十万人有听力障碍。
到目前为止,玛利诺聋人发展计划与教育残障儿童的「新家庭(Krousar Thmey)」机构,只能够帮助到二千五百人。狄神父说,这显示有更多工作需要做。
他补充说,成千上万的柬埔寨人仍然被他们的苦难,更多是家人和其他人所孤立。他们经常被错误地认为在精神上不健全。
狄神父解释:「我们有自己的团队在村落中游走。当他们问村长在村里有没有聋人时,他的回答是:『没有。但我们有个疯女孩,她制造很多奇怪的声音,也不听自己父母的话』。他们不知道甚么是失聪,而且也不知道要为聋人提供教育。」
当新的学生来参与玛利诺聋人发展计划时,他们的生活得到提升。
狄神父说:「这要他们花两、三星期,才能发现班房里的其他人都是聋的。这之前,他们都假设其他人是在听。他们学会沟通、发展友谊。他们终于能重新生活,这对我们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狄孟义神父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可在受过教育的柬埔寨人数量上看出来。虽然这数字仍是很小,但却在稳步增长中。
现在,如果有非政府组织的成员在各省巡视并与聋人接触,他们都会请玛利诺聋人发展计划的人士派翻译员来帮忙。
狄神父说:「现在,有些非政府组织正在聘用我们的翻译员。不好的是我们必须要培训新的翻译员,但这也是朝正确的方向迈进。」
狄神父的时间持续不够用。他除了在玛利诺聋人发展计划服务外,还是金边一个天主教英语团体的牧者。该团体有九百名教友。
但他仍然享受自己的职务,并不急于回到肯塔基州退休。他说:「如果我的健康容许,而同时很多工作要做,我会留在这里。」
然而,如果他需要医疗护理,他会返回美国,不会成为柬埔寨人民的负担。
狄神父承认,柬埔寨跟他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异国很不一样,这包括德国,他祖辈的地方。
这位花了大半生服务聋人的神父说:「现在,当人们问我柬埔寨是怎样时,我总是告诉他们这里很热、很脏、很腐败,但这是一个好地方,我在这里很舒服。」
【完】来源:《十字架报国际版》,天亚社编译。
US priest aids Cambodia’s dea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