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月24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表示:与他人建立对话不容易,当我们与他人之间隔着怨恨时更是如此。然而,基督徒应当始终以谦逊和温良的态度,寻找聆听与修和的道路,因为这是耶稣的教导。
有一种民族智慧说:宁死不屈。基督徒智慧则提倡:屈而不折。这是理解生命的两种方式。前者由于它的刚烈,很容易与他人筑起无法沟通的墙,直至心生仇恨。后者则易于建立理解的桥梁,哪怕发生过口角和争吵,但它的前提条件是寻求和实践“谦卑”。教宗当天的弥撒讲道,延续了前一天的讲道思想。弥撒读经和教宗讲道的中心,依然是撒乌耳王与达味之间的冲突。教宗说,达味原本有机会杀死撒乌耳,但是他选择了“另一条路:他走近撒乌耳,向他阐明立场,作了解释。他选择了缔造和平的对话之路”。
教宗说:“对话需要温良,而非喊叫,应该想到他人在某些方面胜过自己,而达味想到撒乌耳‘是天主的受傅者,比我重要’。这就是谦卑、温良。对话需要舍己为人,正如我们今天(圣方济各撒肋爵纪念日)在弥撒开始的集祷经中所求的。谦逊、温良、舍己为人,我们知道为做这些事,得忍气吞声。但是,我们应该这么做,因为缔造和平需要谦卑、忍辱的态度,需要始终在他人身上看到天主的肖像”。
教宗承认“对话确实不易”。但是,比尝试与对手建立桥梁更糟糕的是,任由自己心中对他人的憎恨在不断扩大。如此一来,我们将“封闭在自己的怨恨苦果内”。基督徒应效法达味的楷模,“以谦卑之举”战胜仇恨。
“作为基督徒,要保持谦卑,始终建立桥梁。这确实不容易。可是耶稣这样做了:他谦卑至死,让我们看到了出路。修和不应该等得太久:当问题存在时,我们应该在‘暴风雪’后,尽快在适当的时候寻求对话,因为时间会增高我们心中的墙。当心中的墙筑起来后,修和将变得非常艰难!”
教宗继续说:“在家庭、团体和社区中摔几次盘子”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以言以行“尽快寻求和平”。“建桥”胜过“筑墙”,例如分隔德国多年的柏林墙。我们也可能在心中,筑起一堵隔绝他人的柏林墙。
教宗最后说:“我害怕这样的墙,害怕它日复一日地增高,进而不断增加怨恨和仇恨。让我们想想年轻的达味,他原可以理所应当地实施报复,原可以把国王赶走,但他选择了对话的道路,选择了谦卑、温良与和蔼。今天,我们可以祈求圣方济各撒肋爵(沙雷氏),和蔼的圣师,求他赐给我们与他人建立桥梁、而绝不筑墙的恩宠”。
文本源自梵蒂冈广播电台网页 http://zh.radiovaticana.va/articolo.asp?c=767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