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新闻网)「在教会内保护儿童」会议将于2月21日至24日在梵蒂冈举行,首次在全球层级邀请世界各地所有主教团主席和修会负责人以福音的目光应对这个问题。这是牧者们一同参与的教会会议,具备前所未闻的「同道偕行」特质,标志了在当前的历史背景下,对教宗方济各而言,打击圣职人员施加侵犯的祸患乃是首要之务。聆听受害者,增进大众意识,提升相关认识,发展新的法规和程序,分享良好作法,这些是本次会议的部分目标。
漫长历程的里程碑
然而,本次会议并非圣座或各地主教团在这方面迈出的第一步,却是天主教会历程中历史性的里程碑。加拿大、美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已在这领域努力了30多年,欧洲则推展了10年左右;本次会议结束后,这历程还将持续推进。18年前,梵蒂冈修订了有关圣职人员侵犯未成年人的教会法规。与此同时,这20年来,历任教宗在这痛苦的议题上作出了数不尽的举措、讲话和文件。法规和规范的公布往往无法立即改变思维,从而打击侵犯问题。然而,在本次会议即将展开之际,当然不能称之为教会保护儿童的「元年」。
最初的举措:加拿大、美国、爱尔兰和澳大利亚
在世界各地的教会内,加拿大主教团于1987年最先颁布了有关儿童性暴力的指示。1989年,圣职人员对儿童施加性暴力的消息造成舆论一片哗然,随后加拿大教会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并于1992年公布了《从痛苦到希望》文件,对天主教徒、主教,以及司铎培育负责人提出了50点「建议」。在美国,主教团大会1992年6月首次正式应对司铎对儿童施加性暴力的问题,制定「五大原则」,其中包括「倘若一项指控的证据充足」,就要立即解除「犯罪嫌疑人的牧职」,移交「相关的司法和医疗单位」。尽管如此,在接下来几年内,这现象仍持续蔓延,而且处理不当,在《波士顿环球报》的历史性调查中招致谴责,这促使若望保禄二世召集美国枢机们2002年4月前来罗马开会。
在爱尔兰,教会于1994年成立了天主教主教处理司铎和会士性侵犯儿童问题咨询小组,并于隔年12月公布首份《总结报告》。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澳大利亚首先公布相关规范,以处理教区内圣职人员的恋童案件。1996年12月,澳大利亚所有教区通过了《走向治愈》文件,并于1997年3月实施。
新的教会法规:侵犯乃严重罪行
在21世纪初,圣座在处理侵犯案件上著手并落实了教会法规的深刻革新,针对惩处、程序和职权进行修订;这尤其归功于拉青格枢机,即后来当选教宗的本笃十六世。2001年,若望保禄二世的《保护圣事的神圣性》手谕将圣职人员性侵犯儿童的罪行列入所谓的「最严重的罪行」,其处理权保留给圣座教义部。2010年,本笃十六世要求圣座教义部针对「最严重的罪行」颁布了新的法规,加快程序,引进「诉讼外的法令」,将法律追诉期从10年延长为20年,并加入了「儿童色情罪」。同一年,柏林爆发了耶稣会嘉尼削公学案件;早于2002年就公布相关《准则》的德国主教团,在这案件的催促下修订了《准则》,增加与当局的合作。
2009年,爱尔兰在政府专门委员会的多年努力下,公布了《瑞安报告》和《墨菲报告》,前者涉及学校体系的侵犯案,后者是都柏林总教区成员30年来犯下的侵犯儿童案。这些报告引起广大回响,显示出教会在处理侵犯案件上的不足,促使本笃十六世召集爱尔兰主教们前来罗马开会;然后,2010年3月公布了致爱尔兰全体天主教徒「牧函」,敦促信友们采取真正符合福音精神的举措,公正而有效地回应这种背信之举,并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派遣教宗特使视察该国。2008年起,本笃十六世在牧灵访问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马耳他和德国期间都会晤了侵犯受害者。后来,教宗方济各也经常在圣玛尔大之家私下这么做。
要求各地主教团制定《准则》
这个历程中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圣座教义部随后于2011年5月公布的一封通函,要求世界各地的主教团制定《准则》来处理侵犯案件,协助受害者,并提供相关指示,以便于协调同一个地区内各教区的措施。文件指出,处理圣职人员性侵犯儿童的罪行,首先是教区主教的责任。
额我略大学专题研讨会
正是为了协助所有主教团和修会在制定《准则》上作好充分准备,圣座鼓励筹备一场国际专题研讨会,并于2012年2月在宗座额我略大学举行,主题为「走向治愈和更新」,它与2019年2月的保护儿童会议一样面向「全世界」;当时共有110名主教团代表和35名修会长上与会。在这场国际专题研讨会期间,宣布了在额我略大学成立保护儿童中心,在措尔纳神父的领导下,培养专业人才来预防侵犯。
新的圣座委员会
教宗方济各牧职期间防治侵犯的首要重大一步,是2013年12月成立了新的圣座保护儿童委员会。为《准则》制定样板、为主教筹办新法规的学习课程、举行为侵犯受害者祈祷日活动,这些是圣座保护儿童委员会的若干成果。
此外,教宗方济各也在有关侵犯的法规和程序方面,推动了教会法典的革新。针对教会当局的问责议题, 2016年6月颁布了《如同一位慈母》手谕,首次确定根据教会法的程序,将那些在处理性侵犯案件上有所「疏忽」的主教们撤除职务。
2014年11月,教宗在圣座教义部之下成立了一个审查教会内「最严重罪行」申诉案的调查团队,并委托给希克卢纳总主教负责。其目的在于确保侵犯儿童案件也能尽快审查。
为了促进教会在保护儿童的努力,不仅要展望教会内部,更要加强教会与整个社会的合作。为此,教宗方济各于2017年10月支持并推动了「在数字世界的儿童尊严」国际研讨会于宗座额我略大学举行。
打击侵犯等同于打击教权主义
在牧灵访问智利期间,教宗方济各2018年元月必须直接应对司铎卡拉迪马事件在地方教会制造分裂的丑闻;此前,圣座于2011年确认了这名司铎的侵犯案件有罪。在2月份委托希克卢纳总主教进行调查后,教宗4月致函智利主教们,承认「由于缺乏真实的讯息,在评估和理解情况方面犯下严重的错误」。之后,教宗召集智利主教团全体成员5月前来罗马开会;所有主教在会议结束时向教宗提出辞呈,只有其中少数辞呈获准。
在这个背景下,教宗近来针对这个议题颁布了几份牧灵文件。2018年5月,教宗致函「在智利的旅途中的天主子民」,感谢侵犯受害者的勇气,并要求全体天主子民一同打击教权主义这个侵犯的祸根。再者,在2018年8月的《致天主子民书》中,教宗指出性侵犯、滥权和践踏良心之间的关联,表明向侵犯说不,等同于向教权主义说不。在同一个月,教宗前往爱尔兰出席世界家庭大会,说道:「教会当局没有妥善处理这些令人厌恶罪行的失责行为,当然引发了义怒,成了天主教团体痛苦和耻辱的原因。」
最后,在最新的一份牧灵文件,也就是在2019年元月「致美国主教信函」里,教宗强调,侵犯导致信誉受损,这不仅需要改善行政组织,还需要「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祈祷的方式、管理权力和财务的方法,以及履行职权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