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健信徒出席弥撒,庆祝教区伤残人士牧民中心成立二十周年。
香港教区伤残人士牧民中心十二月一日于进教之佑堂,举行成立二十周年感恩祭。新任主席麦家仪肯定伤健教徒同样能贡献教会。
麦家仪于弥撒后分享说,伤残人士并非弱小的一群,相反更有能力服务天主,“伤残者身上的软弱,正好见证天主在他们身上临在。”她的儿子患有唐氏综合症,而在牧民中心接受服务的经验,令她更有信心将儿子培养成人。她续说:“虽然牧民中心没有专业复康人士的队伍,亦没有为残疾人士争取权益的社运斗士,但有心灵战士和祈祷战士”,与伤残人士同行,体现伤健一家、与主偕行的理念。
刚卸任主席的陈国强医生说,好些伤残人士碍于身体上的缺陷或住院而难过,但别人的关心能令他们感到幸福。他说人际间的关爱,才是天主所给予的珍贵礼物。
主礼林铭副主教在弥撒讲道时指出,将临期是醒悟和等待的时期,“但等待和醒悟不是被动,而是积极准备自己,去迎接救主”,他指出教区伤残人士牧民中心在过去二十年间积极为天主服务。他鼓励委员会及干事让更多人知道中心活动和服务,藉此传扬天主的福音。
弥撒上举行委员会新成员派遣礼,林铭副主教为新委员覆手和祝福。
委员会过去的牧民工作方面,教区伤残人士牧民中心提供手语弥撒和凸字歌书,以协助失明和聋哑人士参与弥撒。此外亦举办灵修活动,以促进伤健人士互相了解和支持,发挥伤健同心的精神。
伤残教徒张丽娴对本报说:“我领洗十三年,因行动不便和部份圣堂设备不足而很少参与弥撒。”她指出中心为她提供信仰培育,帮助她认识圣经,从而给她力量,令她可以在主的恩宠内生活。
教区伤残人士牧民中心主任梁婉蕙十一月二十九日对本报说,她期望伤残教徒能融入所属堂区,同时中心亦能发挥协调相关服务及牧养伤残人士。她鼓励教会团体继续为伤残人士提供便利设施。
梁婉蕙说,中心设有伤健同心牧民小组,凝聚肢体伤残及智障的教徒,透过天主教聋人牧民小组、各堂区的“信和光”团体以及乐融融慕道班服务教徒及慕道者。她说中心二十年前成立后,帮助不少伤残教徒重新投入信仰;九十年代当局规定建筑物及交通工具提供无障碍设施,亦成为伤残人士更积极参与团体的转捩点,间接增加牧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