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亚社.香港讯】今年首四月,香港已有十七名学生跳楼自杀,数目几乎是去年全年卅八宗总和的一半,事件令各界关注。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于六月初发表了两项分别历时五年及六年的追踪研究,追踪逾万名中一学生,了解他们在整个中学生涯对生活的满意度、自杀倾向、学业压力、学校支援等方面。
两项研究均发现,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由中一呈上升后,逐渐下降。而研究二更发现逾一成学生曾想过自杀,中二生的情况最显著,当中近一成半曾有自杀意念,逾半成有自杀计划,近半成曾有自杀行为。
负责研究的理大协理副校长(本科生课程)及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座教授石丹理团队分析指,不少中学于中一「驻重兵」关顾新生,但当学生升上中二后照顾相对减少,或令其出现不适应导致心理质素降低,出现自杀的念头。
今年四月,香港中四学生小翠在一个相关研讨会上分享自己的经历时说,一直以为自杀只是懦夫行为,直至数月前看到一名男生在她对面楼跳下,才开始反思近年愈来愈多学生选择结束生命的原因。
她以自己为例,指出「升上高中后几乎天天也有测验,还有很多功课和评估。老师为赶进度,上堂要用很短时间灌输我们大量知识……还要操练旧试题……坦白说我真有点累,很迷惘……不懂自己选科初衷是为认真追求知识,还是做考试机器?」
「辛辛苦苦上完课回家很想休息,妈妈又唠叨我要把握时间,否则无法考进大学读心仪学科。爸爸又在旁说,想我日后找份好工作。听到这些,我好想塞着耳朵,我们连现在也未顾好,怎去想未来?」
非单一原因造成
香港立法会议员兼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邵家臻表示,学童自杀主因是教育制度令学生面对沉重的功课压力。「学生不懂为何要学习?有些甚至看不到未来,自觉只是工具,为学校和家长获取好成绩,感到人生没意义。」
不过,有校长、家长和老师却认为学童自杀原因非单一因素,不应一切刀指跟学业和考试挂钩。在基督教中学任职老师的吴国明指出,自杀成因可来自学业、家庭和人际关系三方面,这都是「学生最常接触的,很多问题是日积月累,因一个触发点才令他们轻生」。
天主教祟德英文书院校长龚广培亦说:「别的学校情况我们无法掌握,单看我们学校,学业是会构成压力,但非轻生的首要原因。首要原因是不开心,跟家人关系出问题。」
他指出,学生跟父母零沟通,从小得不到父母关注,长大后因小事起冲突的机会较高。「像我们跟学生单独面谈,学生情绪还可,但当父母一出现,学生由平静变冲动,学校也感乏力,因学校已做调适和关顾工作,学生回家后的情绪相对我们较难控制」。
立法会议员张超雄说,家长也希望跟孩子多沟通,然而香港工时偏长,据瑞士银行一项调查显示,香港工时为每周五十小时,是全球最长,家长根本很难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见面只能谈课业,故我们一直要求立法为工时设上限」。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刚上任,即宣布投放卅六亿元于教育上,包括在学校每十班增设一名常额教师。吴国明表示欢迎,指多一名教师能分担工作。不过,张超雄反指这对预防学童自杀不着痒处,应该增设专业人士如社工等,更为有效。
以信仰开导学生
今年香港教区以家庭为牧民重点,「关顾婚姻、家庭与生命,研习和活出《爱的喜乐》宗座劝谕」,汤汉枢机表示:「婚姻与家庭是社会的根基,而信仰能帮助家庭面对一生的挑战,深化信仰更可强化婚姻与家庭的联系。」
家长杜女士和蔡女士均面对跟孩子相处的问题。蔡女士建议要从小跟孩子建立沟通渠道,而杜女士表示,会在女儿心情较佳时跟她沟通和分享。但她们庆幸自己都是公教家庭,会用真福八端、十诫、耶稣受试探的故事开导孩子,与他们一起祈祷。
有天主教学校的老师就以诵读《圣咏》、《德训篇》让学生默想;播放宗教歌望能触动学生,以及教育他们尊重生命,因这是天主所赐予的。
面对同学有负面情绪时,龚广培校长会以天主教的五个核心价值及「半杯水理论」开导他们。他说:「看事情不应只看半只空杯,也要看半杯水,学懂感恩,正面看待人生,各人神恩不同,天无绝人之路。」
【完】天亚社英文特稿:
What is driving some of Hong Kong’s youth to suic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