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会大学联同原道交流学会于六月十四至十五日,于浸大校园举办「一九七九年以后的中国天主教」国际研讨会。有讲者指中国于改革开放后取得重大进步,但宗教自由未追上社会发展。
研讨会设十多个演讲,内容主要围绕发展、中梵关系、中国教会的培育工作、爱德公益事业、香港教会专题和教会人物等,学者透过考察、访问和文献研究等方式,呈现中国教会于七九年「改革开放」后的面貌。来自香港、中国内地、台湾、欧美等地的教会人士和学者参加会议。
宗座外方传教会国际神学院柯毅霖神父(Gianni Criveller)于十四日上午先发表主题演讲,他指中国天主教会于改革开放后复苏,但宗教自由受到限制,令教会面对挑战。
柯神父指中国改革开放的同时,宗教政策上却没有随之而改变,目前中国的「宗教自由不是完全自由,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发展」。柯神父指「基督徒在全球化的社会中,需要有宗教自由,以团结信徒及培育青年」,在中国却未能如愿。
柯神父指教宗方济各等近年的教宗一直对中国表达善意,教廷亦有与中国对话与谈判,但过去发生了非法祝圣主教等事件。他说,虽然中国教会面对不少困难,但目前满有活力,中国平信徒积极福传,教会也贡献社会,而不少教区亦由年轻的主教所牧养。
另一讲者,圣神研究中心的田英杰神父(Sergio Ticozzi)发表论文,探讨内地地下团体的发展。他指当局八十年代规定司铎须向爱国会登记,令地下神父愈被边缘化;而地下团体仍继续过地下修院等方式延续下去。观乎近期内地的发展,他指地下团体不只畏惧打压,也对中梵谈判减低信心。
论文探讨青年牧养
圣神研究中心的庞乐培神父(Bruno Lepeu)因应十月世界主教代表会议(以青年为主题),访问了内地不同地区的多位青年信徒。庞神父肯定内地教会的培育成果,他强调教会团体当帮助青年发掘信仰生活中的喜乐,青年便会乐于彼此牧养,并向同辈福传。
问答环节上,有参加者问及假若中梵签署协议,地下团体将会面对甚么境况,田英杰神父估计,地下团体仍会维持「地下」状态,因宗教自由仍会遭受打压。
筹办是次研究讨会的浸大历史系朱益宜教授六月十四日对本报说,中梵关系以至中国教会课题广受关注,主办单位期望借着研讨会聚集不同地区的学者,从更全面角度反映现代中国教会的发展。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其他讲者,包括台湾文藻外语大学梁洁芬修女,她对照徐诚斌主教与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在教会和社会的先知角色。耶稣会保禄神父(Paul Mariani)则撰文谈论上海佘山一九七九年「奇迹」及其意义,这位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对本报说,教会团体应透过研究历史整理中国的传教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