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香港出差时,有位司铎弟兄因突然有事不能在他服务的堂区举行主日天的弥撒圣祭,遂请我替他主持英文和粤语两台弥撒。让我犯难的倒不是英文,而是粤语,但看出我担忧的这位司铎弟兄马上告诉我说:“别担心,粤语弥撒时会有伍执事共祭并讲道,你祇管用普通话主祭!”
果不然,在英文弥撒后不久便开始的粤语弥撒中,伍执事不但帮助我顺利举行了圣祭,而且还诵读福音并讲道。在弥撒结束后他又祝福了新组建的歌咏团,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就在教堂大门口,我留意到了一张海报,随即用手机拍摄了下来,今天又在天亚社网站上看到了与之相关的这篇报道:《香港终身执事成立二十周年与全球同道一起庆祝》。
正如该篇报道引述教区终身执事委员会主席陈志明副主教对天亚社所说,“香港终身执事经过了二十年的发展,是一个小总结的时候”。与此同时,陈副主教一方面对在大中华地区推动执事职务的前景表示乐观,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各地教会对“终身执事”一些不太明确的看法和认识:
“在台湾,台北总教区有意推行,但无奈其他教区还未准备好”;中国大陆的神父们“把这职务仅看成是副本堂,还未了解到梵二的概念,执事应在社会当中”;而香港教区“也得用了二十年时间去清晰这概念……因为(神职人员和教友)双方都不清晰什么是终身执事,认为是‘高级教友、低级神父’”。
不管我们大中华地区是如何看待终身执事这一教会古来就有的牧灵服务职务的,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据《信仰通讯社》于今年十月份发表的《2013年普世教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有四万零九百一十四名终身执事,但其中七成以上在南北美洲和加拿大,欧洲近百分之廿七,其余百分之二则来自亚洲和非洲──一个显而易见的失衡比例!
几乎每年的圣周期间,我都会应某地本堂神父的邀请而为当地的移民教友主持礼仪。在今年的圣周庆典后,我曾在《一个临时本堂神父的感受和体会》一文中这样写道:“同往年一样,许多的教友们,不论来自何方,自发地参与到了圣周的各项准备和庆祝活动中:卫生、装饰、圣乐、礼仪、安保、饮食等等……经过这几年的切身感受和体会后,我现在真希望看到中国教会在不久的将来,能大量地培养并祝圣一批已婚终身执事,以满足各地教会的紧迫需要。这几天来,虽然我身边没有‘被祝圣过’的终身执事服务,但没有被祝圣过的‘执事们’却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毋庸讳言,比起终身执事数量占全球执事总数近一半的美国教会来说,我们亚洲,特别是大中华地区教会,就显得苍白落后了许多,我的上述希望何时才能得以实现目前依然是个未知数。令人欣慰的是香港教会在这方面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藉终身执事成立二十周年举办全球华人终身执事交流大会实乃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但愿这次交流大会能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华人终身执事职的培养、祝圣和使命,不但让全球华人教会获益,同时也为华人社会带来新的气象和服务。而作为尚未将终身执事的培养和祝圣提到正式日程上来的台湾、澳门和大陆教会,就必须因势利导、快马加鞭,向走在我们前边的兄弟教会取经学习,早日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缺失和不足,则善莫大焉!
__________
撰文:甘保禄,中国大陆一位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