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贴切、不恰当的比较会令人厌恶,有时候更让人认为是使诈的手段。
据《亚洲新闻》通讯社最近报导,中国共产党官方刊物《求是》的社论认为,盲目照搬西方民主的模式只会带来灾难,文章并举出埃及、阿富汗、利比亚和伊拉克的例子加以印证。
这个比较正正是不贴切且让人反感的例子,内文虽未有提到香港,然而在此时此刻发表,不免使人联想到香港的情况。
亦有人会说,在香港殖民地时代,英国政府并没有为香港引入民主制度。这虽然是事实,以此作比较也未必惹人反感,但用以类比今天的情况却殊不恰当──金钟集会所讨论的课题是今天的香港需要民主;再者,香港属于英国殖民地这历史固然重要,但这难以成为说服人们认同要永久保持现状。
与其引用中东国家为例子,倒不如研究一下菲律宾和泰国的民主制度,或许更能为香港现况带来启示。民主并非单靠一人一票便能达成,也有赖一个对人民负责、能够发挥职能的政府机关。
菲律宾人能一人一票选总统,但其投票制度失效,使公共服务系统和国会无法正常运作,令菲国陷入贫穷和财政混乱之境。
泰国曾经有段时间在建立政府机关公信力方面有良好进展,政府机关不涉政治且独立于政党政治的机制,惟遭连串军事政变所破坏。泰国军人集团成功在宪法内引入一些保护本身违法行为的条文,造成国家长期不稳定。
政府机关能否正常运作,与普选之间存在着重要关系。香港人担忧政府因为听不到人民的声音而腐朽败坏,踏上泰国或菲律宾之路。
大部分示威与集会都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最近的公民运动亦如是。纵使他们真切表达出其目标是要求北京撤回二○一七年特首选举方案,事实是没有人会预期这目标真能实现,他们真正的诉求是要香港政府聆听港人心声。
政府十月九日宣布搁置与学生领袖翌日的对话,所持理由是对方没有诚意,及双方在议程方面和会议场地的分歧。显然,政府只想讨论自定的议题,却未觉察自己面对的真正挑战是要聆听,更要聆听人民希望讨论的事情。
一个仍未肯就九月二十八日向和平集会人士施放催泪弹讨论并解释的政府,却指责学生威胁要将示威行动升级,显见其毫无诚意可言。
香港人只期盼拥有一个向人民负责的政府。假若政府官员继续抱持高高在上的态度,对港人诉求置诸不理,只会加添港人躁动情绪,激发他们继续争取,甚或诉诸其他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