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与教宗方济各首次访美几乎同时进行,两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访问虽然都被国际媒体广泛报道,但大多数都作为互不相关的新闻头条,还有不少主流舆论甚至认为,教宗的访美盖过了中国元首国际访问的风头,猜测这是美国故意压低中国的阴谋。
我们不能被这些表面和肤浅的评论所误导,尽管习近平与教宗没有在美国期间会面,但双方在重大全球问题上发出的立场信息具有强烈的趋同性,这为中国与罗马教廷今后寻找建立外交关系透露出巨大的可能性。
气候变化上的“同一性”
习近平和教宗的访美关键词中的第一个同一性是“气候变化”问题。教宗在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讲话中,开门见山地说气候变化问题不能够留给下一代,并呼吁保护共同家园。他对奥巴马总统推动减少空气污染的计划表示支持,尽管这项计划遭到美国国内共和党和经济界的不少抵制。教宗本身也身体力行,抵达华盛顿后并没有像国家元首那样享用宽大的豪华车,而是使用排气量500L的菲亚特环保车。
教宗在联合国的演讲中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人类的环境权”,指出“对于环境的破坏就是对人性的破坏”。这些都展示了他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承诺和重视。教宗在这个问题上执着和道德魅力将给西方世界带来巨大无形的推动力。
同样的,习近平访美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巨大进展。如果说教宗发出的信息更多是无形的影响的话,那么习近平的信息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有形承诺。同样在南草坪的欢迎仪式上,奥巴马赞扬习近平作出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1亿美元基金应对气候变化,这本质上改变了过去发达国家必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改善资金的旧思维。
中国还承诺在2017年前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这一点连美国都没有做到,2010年奥巴马曾经试图推动建设但直至今天都没有实现。中国的承诺将有助于美国推进改革,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示范效应,巴西总统卢塞夫在9月27日宣布在2025年前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37%。
推动国际和解上的“同一性”
教宗当选后一直致力于通过和解对话来缓解国际纷争。美国近期同古巴结束几十年的敌对状态实现关系正常化,教宗就是关键的中间人,奥巴马在欢迎仪式上准确无误地感谢了教宗的历史性作用。教宗在美国国会的演讲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国家的名字,但是称赞道“美国过去几个月的努力克服了历史的分歧”,具有“勇气和胆识”。教宗还在美国参加了与不同宗教领袖的对话活动。
中国在伊朗和朝鲜的问题上,同样展示了一贯通过和解来政治解决的态度。习近平在同奥巴马的联合记者会上说坚定承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但要通过和平方式。在伊朗核问题解决框架文件谈判的进程中,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说,中国是推动核不扩散进程的坚定支持者,中美再次确认该框架需要各方完全履行。美国总统安全助理莱斯在早前的演讲中,称赞中国将“伊朗带回谈判桌” 的外交努力及中美合作确保协定承诺被履行的重要性。
全球平衡发展上的“同一性”
教宗方济各出生于阿根廷,是首个从非欧洲国家产生的教宗。当选以来,他一直呼吁对现在过度有利于资本主义和发达国家的机制进行改革,以解决日益严重的贫困、不平等、两极差距的问题。在联合国的演讲中,教宗指出“那些建立来专门处理经济危机的金融组织,集团或者机制需要变革”来限制各种权力“滥用”,特别在那些同发展中国家息息相关的问题上。
他进一步指出,“国际金融机构要照顾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能够让他们受制于“压制性的借贷体系”,因为这样做将会带来更大的“贫穷,排斥和依赖”。
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近年来一直积极呼吁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实现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此次国事访问中,美国承诺支持中国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尽管还有不少的技术问题待解决,但这是政治层面上中美达成历史性共识的一幕。
改革现行国际经济机制方面,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构想,另一方面,此次习近平访美期间,中国还承诺对现有的国际机制例如世界银行增加投入,中国的积极参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现行国际治理机制向更平衡方向发展。
上述同一性并不代表双方的分歧就会消失,但是这些同一性的显现为双方积聚势头创造了方向性的基础。教宗方济各在2013年3月当选后已经不止一次向中国传递了友好信号,2014年访问韩国飞经中国上空向中国领导人和人民发了问候电,今年初在结束菲律宾访问飞经中国上空再次发了问候电。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教宗在此次离开美国的飞机上对记者表示,希望同中国建立良好关系。从中国来说,教宗的巨大影响力和人格魅力,对于加强改善中国同天主教国家和人群的关系作用不言而喻,仅美国就有7000万天主教徒,因为领土争端关系紧张的菲律宾也是天主教国家。
可能是历史的巧合,习近平同样也是在2013年3月就任国家元首,双方不仅同时访美,也同时开始任期。期待双方持续性的良性互动,能够最终带来中国同罗马教廷建立正式关系。
作者是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