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身兼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成员的教育局副局长,其儿子自杀。事后教大民主墙出现侮辱字句,社会指斥学生超越道德底线,祸不及妻儿;同时,多位校长有意永不录用教大学生。两日后,再出现侮辱刘晓波的标语,高官立即收火,提出「政治归政治、教育归教育」。我们的青年人,就在前后矛盾的谩骂声中开学。不应在他人伤口撒盐,确是伦理常情。惟责斥学生「凉薄」过后,我们有否了解,为何如此的说话出自年青人口中?我们留下什么怨恨在他们心中?
自二○一三至一六学年,共有七十一位学生自杀。当香港学生功课量为全球第二,学习动机、自信及投入度却是全球尾三,六成中学生有轻微至非常严重的抑郁倾向,政府却否认学生自杀与教育制度有关,反指学生没有好好规划人生,抗压力低。看,今年开学,除了副局长儿子,也有学生、年轻教师自杀。一对母子被发现死在断水断电的家中接近三星期,儿子自小二开始辍学。这些,也是学生没做好生涯规划的恶果?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新症每年逾万,却要等近一年才能就医,青年人生命,谁来珍惜?
十六位爱香港面对不公义之事没有选择沉默的青年人,被加刑入狱,「求仁得仁」。高官指青年人买不起楼,不如搬离香港。多年来,由教育到学习压力,青年人用尽各种理性渠道提出诉求,得不到合理响应,剩下绝望的咆哮。但社会却只着眼种种「过错」,排斥孤立,不察看大环境的压迫,忽视青年人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绝望。
连串互相攻击后,是时候重回悲剧的焦点。今年,教育日主题为「你们是世界的光」,期望教育工作者,肩负谋求社会福祉的责任,消除黑暗,促进青年人成长。面对着大学校长的联合声明,笔者期望在这荒谬、伪善的社会气氛下,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如时任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二○一二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言道,「深信充满热情与理想的年轻人,能给这世界带来新希望」。因为「关心年轻人以及与他们有关的事务、能够倾听、赏识他们,不仅仅是应急之道,更是社会的首要责任,以建立正义与和平的未来」。
「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名副其实的见证人,这不仅是制订法则或论述事实的人,而是能先活出其所推荐之生命的见证人。」所以,本笃呼吁,主管教育机构者应使每个人的尊严受到尊重和赏识;教育场所应成为向着超性、向他人开放,注意聆听的场所。政治领袖在履行对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时,当诚心诚意地致力于人的福祉,使年轻人看到政治清明的形象。
教育的重点,从来也是培育年青人成为「世界的光」。但愿每一位高官、师长,摒弃政治私利,成为青年人的同行者,让教育场所不再服务权贵。尤其在面对种种不公义、价值混乱及失望的时代,更坚守圣经的教导,让青年人看见真理之光,看见希望。
•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www.hkj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