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投稿 | RSS
  训导文集 圣教法典 信理神学 多语圣经 释经原则 圣经发凡 教义函授 慕道指南 弥撒总论 再 慕 道 同 根 生 剖析闪电
  天主教理 教理纲要 神学辞典 思高圣经 圣经注释 圣经十讲 神学词典 天主教史 礼仪问答 告解指南 辩护真理 圣月汇集
  梵二文献 神学论集 神学导论 牧灵圣经 圣经辞典 认识圣经 要理问答 祈祷手册 弥撒礼仪 大赦汇集 新答客问 宗教方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调查显示大学生宗教信仰与传教活动增多无关

时间:2009-10-13  来源:新世纪周刊  作者:叶林 点击:

大学完全可以有这个底气

  大学生不会因为传教活动的增多就去选择某种信仰

  ■实习记者/叶林

  大学教育应该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信教问题,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课题调查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基督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认为,大学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也“完全可以有这个底气”。 事实也证实,虽然“传教活动更密集了,传教渠道更多了,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又不太好,但大学生信仰者的比例却没有明显增长。”

  信教人数没有明显增长

  能否详细谈谈做这样一个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设立了100个左右的研究基地,其中宗教学研究基地设在人大。这个研究基地除去承担学理性的研究课题之外,也会就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做一些实证性研究。

  2002年我们就做过一个类似的调研,但当时只限于人大校内,想拿人大当一个样本,大体上了解一些情况。这次的调研可以说与上次有所衔接,当然也有所扩展。这次涉及的范围比较大,从北京市37所高校回收了12000多份有效问卷。近30年的中国,各大宗教都有较快的发展,而比较突出的是基督教。以前所做的调研,主要是针对基督教老人多、妇女多、文盲多的特点,而近年有一些变化,到底是怎样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并没有特别清楚的回答。当然也有一些类似的调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样本量往往不够,获取渠道也不够直接。

  这样的调研可能更需要平视的、直接的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调查”。如果是老师对学生、主管部门对下属机关,恐怕都会有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向陌生人表达自己对宗教信仰的看法,目前还是有些障碍。所以我们的调研是学生对学生,学生是调研的主体,他们之间的交流比较畅通,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另外,近些年总是听说大学校园里的传教活动比较多,我自己的学生就告诉我,他们在学校里碰到过多次。这些校园传教者在过去的中国是不太容易存在的,而现在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也很想知道大学生究竟是怎么看待和面对这些问题的。

  调查中的最新发现是什么?

  简单说,校园内外的传教活动都有明显的增强,但大学生信教人数却没有明显的增长。

  人大的学生工作部曾在2008年做过一个关于大学生思想情况的调研,从这份材料看,我们得承认近年大学的政治思想教育并不是很强,或者说它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学生对很多东西是有独立判断的,甚至对某些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会有一些抵触。从总体上看,这些年的思想教育不是强了,而是弱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不是被限制了,而是更大了;不同信仰和不同文化进入校园的机会比以前多了,而不是少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都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基督教信仰群体会有很大增长。但是从调研数据看,似乎并非如此。如果说传教活动更密集了,传教渠道更多了,而且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又并不太好,大学生信仰者的比例却没有明显增长,那么我们就应该特别考虑中国当代大学生到底是怎么看待基督教信仰,他们又是如何理解和选择的。

  大学生有能力自己判断

  对于基督传教活动在校园的加强,是否引起了某种担忧?

  我个人认为,如果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对不同于自己的东西不需要简单地予以限制,限制的效果也不会太好,尤其对大学生这个“求真”的群体。可以设想,如果大学没有今天这样充分的思想空间,如果学者和学生不能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不同的学术和学说不能在大学交流、交融和交锋,我相信校园里的传教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更大。

  事实上,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各大宗教都有那么快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说,那是对于“文化大革命”极端封闭和思想控制的一种反弹,那么快的发展不是常态,增长到一定程度,它自然会有一个饱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无限增长。

  另外,我觉得当代大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越大,自己的判断能力也就越强。我并不是说大学生选择宗教有什么好或者不好,我只是认为他们实际上是在有选择地接触完全不同的东西:他们既读西方的经典,也读中国的传统,既有机会了解基督教信仰,也有机会了解其他的信仰或者文化。在这之间,其实是他们自己在不断地过滤和选择。这么多年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这对下一代人的精神健康是绝对必要。

  “大学”之为谓,就是“海纳百川”,所以University也可以解作Unity with diversity,因此大学生才不会因为传教活动的增多就都去选择同样的信仰。对大学生尤其不能强制性地引导或者限制他们的选择,否则适得其反。

  我看到很多材料,有相当多学生对于基督教在学校的传教活动是极其反感的,从问卷中也会看到一些学生在选择答案之外,会写一些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认为这个调研本身就过于倾向基督教了,甚至怀疑人大的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是不是也跟教会差不多,是不是要诱导他们回答这种问题?所以我倒是觉得现在的这些小孩子,完全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东西,也有能力自己选择、自己判断,自己做出评价。这没有什么不好。

  从调研的整体结果看,除了信教人数没有增加趋势,还有什么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比较严格的思想控制,更加宽松的文化心态显然具有优势。中国的大学完全可以有这个底气,这很重要。

  另外在2002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即使有很多学生不选择基督教信仰,也并没有表现出那么大的反感,而这次有一些学生的抵触、排斥却相当明显,甚至过于激烈。这可能与新一代年轻人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某种失望有关。大学生对基督教的很多兴趣来源于他们对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关注。从这两次的调研都可看到,大多数学生对基督教的最初了解和认识不是通过教会,而是通过相关的学术、文化、甚至艺术等等。与上一代人相比,也许可以说这一代大学生对西方的“想象性寄托”更少了,也有更多的渠道了解西方社会的不同层面,因此“想象性寄托”可能会被更多的理性评价所取代,这也很正常。

  当然某些过于激烈的批评发展到极端,会带来另外一些问题的。但是我觉得他们无非就是大学生,应该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判断逐步调整自己的想法。这些是从过去的调研中没有看到的。这种调研首先是要了解尽可能真实的情况,进而才能追究其所以然。其中调研数据当然是前提,但是孤立的数据未必能真正说明问题,支撑这些数据的还有一些不可忽略的参照系。因此我觉得学生留在问卷上的附言、他们提出某些批评的具体背景、当今大学的思想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现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您看起来比较乐观?

  我是比较乐观。大学生发生任何事,都会引起公众的特别关注,所以大家总是说这一代的大学生怎么怎么样了。我自己真的没那么悲观。每一代人差不多都认为下一代是垮掉的一代,是很成问题的,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其实这种感叹大可不必。我相信这一代小孩的想法在他们上一代是没有的,他们能享受的知识资源、思想空间和独立判断的机会,也是前一代人没有的,所以我不觉得这是坏事,也不觉得这问题多么严重。

  那大学应该怎么办?只能用传统的方式加强思想工作吗?我看未必。应该说这些年来,中国的大学已经建立起一种更加和谐、宽容的思想环境,越来越多地容纳并倾听不同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大学生对基督教的态度已经不是简单地皈依或者拒斥,而是他们的不同理解。他们的接受或者反感都是他们的理解。而这一代人对基督教的理解,也就是未来中国对基督教的理解。

  宗教和信仰是两回事

  实际生活中,很多大学生信仰者都是有家庭信教背景的。

  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很多,有些人是生下来就受洗的,还有一些人是后来皈依的。就西方传统而言,生下来就受洗的人也要经历一种自己的选择。因此天主教传统里有一种仪式,叫confirmation(坚振礼),就是你要去confirm你的信仰。因为你受洗是父母安排的,但等你到了12岁,你要去confirm自己到底信不信,到那个年龄,他们认为你自己有能力去判断了,这就是天主教很隆重的坚振礼。天主教很重视坚振礼,原来只有主教才能主持这一仪式。这可能说明:信仰是不是你真正的选择,是不是你自己的、严肃的选择,基督教的传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在中国就更不奇怪了,基督教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基督徒,但这个选择的过程可能会很长。

  举一个例子,林语堂的父辈就是福建最早的华裔传教士,所以他从小就跟基督教结缘,这无所谓选择。但是当他读书、自己思考以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直到晚年才重新皈依基督教。因为他总是觉得有问题,不能那么容易就接受这个信仰。林语堂的《信仰之旅》这本书,我觉得对中国年轻人极有可读性。其中写道:现代人的信仰太容易了,牧师做的工作,就像一个航空公司代理人的工作。你想去加尔各答?好,到我这里买一张票,剩下的你就不用管了,连行李我都给你运过去。如果信仰的旅途就像我去加尔各答旅行一样,把自己交给牧师就万事大吉,他认为这个信仰未免太容易了。太容易的信仰是最脆弱的信仰,一钱不值,林语堂不要这么容易的信仰,宁可更难一点,于是才有《信仰之旅》。

  其实现在有很多传教人基本上就是扮演航空公司、或者旅行社的角色,我劝你信,你赶快去,三日游,很便宜,交点钱,保证给你送到,送到了你也踏实了,精神有皈依了,心里的问题有着落了。这很可笑。这也许是宗教,但绝不是信仰。宗教可以是一种体制性的教会生活,而信仰必须是认真的选择。所以,教会中人也未必就有真正的信仰,所谓“信”了才能谈论宗教信仰,这本身就是极其荒诞的。如果宗教只需要一种狂热、虔诚,不需要认真、理性的思索,那么不仅可疑,而且可怕。可以同现代社会、未来社会相互协调的,不可能是这样的“宗教”。

  如果说当今世界的宗教普遍存在着什么问题,我相信一是极端的世俗化,二是极端的非理性。

  前者是借助宗教过一种世俗的奢华生活,有一位宗教前辈临终前曾对此有过非常严厉的斥责,说这些人根本不修功德、不读经书,整天追名逐利。这其实是现实的一部分。

  第二种极端非理性的危险,简单说就是当今的种种“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或译“基要派”)。原教旨主义走到极端,只有宗教的狂热,却谈不上真正的信仰,其危害有目共睹,绝不亚于宗教的世俗化。

  应如何看待一些大学生因精神追求而信仰基督?

  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过去信仰群体不一样。过去信仰者的精神追求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心里的安宁、精神的慰藉,有时甚至只是出于极度的孤独、恐惧、无助,或者是被疾病所困。但现在大学生的精神追求,更多的是试图找到一种生命的意义。这样,基督教当然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因为基督教几千年来不断地在追问意义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较多理性的选择和理解,已经不仅仅是求得心灵的安顿。否则也就不是什么意义的追求了,而只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满足心理上的需要当然没什么不好,如果一个人可以通过宗教信仰获得安宁也挺好。许多国家就是看到宗教在这方面的作用,让宗教介入大学生的思想工作、介入军队的思想工作、介入监狱里犯人的改造或者吸毒者的改造。国外大学和军队里有一个职务叫做chaplain,就是军队的神职人员或者是校园里的神职人员,而chaplain不仅限于基督教,有些大学chaplain办公的地方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不同的神职人员在一起,他们共同的任务之一就是跟学生沟通,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生活上的困难。有国外学者开玩笑说,看到中国大学里很多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发现其实跟他们学校里的chaplain差不多。确实,世俗的生活、公众的生活里需要这样的角色。但是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已不单是这些方面,而是包含着更多的理性和理想,这也是本次调研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上一篇:良心消费下一篇:印度拒绝归还特蕾莎修女遗骨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发布人身攻击、辱骂性评论者,将被褫夺评论的权利!
评论(共有 0 条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资讯
河北保定非官方教会十名神父被带走和“失联”
河北保定非官方教会十
当局要求教会禁未成年人进堂,否则不让开堂及接管孤儿院
当局要求教会禁未成年
闽东教区郭主教被驱逐出主教府,露宿街头;多位神父和老人家也无家可归
闽东教区郭主教被驱逐
以「独立」压制中国教会,同时欢呼中梵协议
以「独立」压制中国教
郭希锦主教:情愿被打压也不加入爱国会
郭希锦主教:情愿被打压
天津教区李思德主教逝世
天津教区李思德主教逝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合一并不消除合法的多样性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合一
宣化教区崔泰助理主教及副主教再次被政府人员带走
宣化教区崔泰助理主教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