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苹果后 PC 时代的产品为何成功,相信很多人都曾听过其中一个原因:
iPhone、iPad 上面没有几个物理按键,完全用手指头的交互设计十分符合人类的本能及直觉,以至于刚刚接触产品的老人、小孩都能不需要说明书无障碍地使用。
伴随着这种易用的交互方式,以 iPhone 为代表的智能设备在过去 10 多年里迅速地渗透并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成为了人们最贴身的一块电子屏幕。「低头族」也从无到有,甚至如今出现了越来越多从小就离不开手机屏幕的小小低头族。
而就在这样的趋势下,前几天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份关于儿童接触电子屏幕时间的建议报告。
报道建议 1 岁以下的婴儿不应该有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1 岁的幼儿不能久坐不动看屏幕,2~4 岁的儿童每天久坐在电子屏幕前的时间也不应超过 1 小时。
该报告的发布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这么说到:「幼儿期是一个快速发育的时期,也是可以调整适应家庭生活方式以促进健康收益的时期」。世卫组织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和基于人口的预防规划管理人员 Fiona Bull 博士也表示:「幼儿增加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确保睡眠质量,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福祉,并有助于预防儿童肥胖症及此后一生的相关疾病」。
接触屏幕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结论似乎早已不证自明且在我们身边便随处可见,像是目前儿童近视率越来越高就是其中一个例证。
而且就连一手打造了 iPhone、iPad 的乔布斯在生前接受《纽约时报》的一次采访中也曾表示:「孩子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他们在家使用智能产品」。库克也表示他会为自己的小侄子划定界限,什么能接触,什么不能接触,尤其是社交媒体。
当卖东西的人都开始在自家限制这样东西的使用时,其影响可见一斑。
▲乔布斯与家人的合照里几乎都没有出现电子设备的身影
不过事情并未就此结束,至少在中国的语境下,接触手机给儿童带来的影响可能远不止于身心健康的层面。
孩子哭闹时,给孩子一部手机,ta 才能安静下来;吃饭的时候,给孩子打开一部动画片,ta 才会乖乖吃饭...... 相信类似的场景在如今的中国家庭中已经越来越成为家常便饭的事了,手机及各种智能设备已经成为了父母们疏于管教或者压根不想管教孩子时孩子唯一的陪伴。而对于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情况似乎更加严重。
在前段时间《新周刊》的一篇文章里就提到:
绝大多数(农村留守的)孩子会强烈要求在外打工的父母买手机,他们寒暑假的生物钟是晚上通宵玩游戏,上午睡觉,下午起床继续玩。
而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比城市,手机几乎成为了孩子探索外部「花花世界」的唯一途径,加上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在外打工的父母每年见到留守在农村家中孩子的时间屈指可数,父母家庭教育的长期缺位加上承担孩子家庭教育的祖父母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引导孩子的知识技能,便只能放任孩子无节制地接触手机。
这样放任的后果显然是十分危险的。
对于三观还未成型,自控力也不足的青少年儿童来说,沉迷手机除了对他们的身心发育有害,更将让孩子丧失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把控。已经「输在起跑线上」的农村留守儿童,或许在沉迷手机之后更会输掉自己的整个人生,甚至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都会因此加剧。
以上说了这么多接触、沉迷手机带来的危害,那么这所有的锅都得由手机来背么?
当然,智能手机和它的朋友们的确是导致以上种种问题的直接原因,但它们仅仅是症状。或许有人会自我安慰地认为,彻底将手机与孩子隔离就完事了,不过不要忘了在手机之前有电脑,更早之前还有电视、小人书,它们也都让我们的孩子视力变差、沉迷其中,只不过手机这一轮的影响似乎因为其更丰富的功能及更直观易用的交互而比以往都更加深远。
而要真正解决手机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除了手机厂商及 App 开发者需要针对青少年儿童的使用进行限制,社会结构需要更深层次的调整 ,更重要的自然还是要回归并重视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