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天主教会以及民间社会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指出,缅甸的真正和平只有通过“尊重种族以及宗教的不同”才能实现;迫切需要“启动与少数民族的真正和平进程”,即“全国的政治对话”;将“思想、意识形态和宗教自由”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彻底地战胜各种形式的仇恨和暴力。缅甸仰光总主教区总主教查尔斯•貌波蒙席、非政府组织“世界基督教团结互助”领导人,天主教活跃人士罗杰斯在文件上签字。
声明中继续表示,近两年来缅甸“迎来一个真正的新时代,民间社会更加自由、种族冲突暂时缓解、国家向着世界进一步开放了”。几十年来,“人们首次开始谈论民主、和平”。然而“道路是漫长的”,还迫切需要“制止克钦邦的战争、推动与克钦独立运动的对话”。
宗教和谐是国家面临的又一个挑战。过去,“我们看到缅甸穆斯林遭到了残暴的迫害;暴力和大规模的反穆斯林宣传到处可见。由此充分表明了缅甸社会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问题:求同存异地和睦相处。如果不尊重他人的宗教和种族的不同、维护每一个人的人权,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实现真正民主、自由与和平的和睦相处”。
声明中特别提到了若开邦十三万穆斯林所处的非人境地。呼吁政府允许人道主义救援人员自由出入难民营,并保障他们的安全、邀请国际社会伸出援手。
文件指出“仇恨与暴力是违背宗教精神的”。当局要采取进一步的努力避免暴力与不宽容的蔓延泛滥;“呼吁宗教、政治、教育、传媒等各界与民间社会一道明确抵制宗教暴力与不宽容”。
谈到意识形态以及宗教自由,声明表示这一原则适用于各宗教信徒,“无论是穆斯林、基督徒还是佛教徒、印度教徒、泛灵教信徒”。
许多佛教徒“害怕国家可能的伊斯兰化”;认为世界正在逐渐伊斯兰化,并以巴基斯坦、埃及、叙利亚为例。但也成为“许多穆斯林是受害者”。
为此,“我们全体缅甸人都应该积极致力于坦诚、和平与相互尊重的交流”。今天,“缅甸前所未有地需要宗教对话”。“暴力、歧视、仇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去年缅甸穆斯林的遭遇,无异于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伊斯兰极端势力迫害少数派宗教信仰团体的作法”。最后,文件呼吁对话“是根本的:只有认识对方、发现我们的共同点,我们才能建设一个奠定在分享、尊重以及求同存异基础上的缅甸”。
(PA)(Agenzia Fides 2013/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