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讯君按
2016年阿根廷著名文化杂志《当代》就教皇方济各可能在中梵建交中的角色组织圆桌会,讨论内容刊发于该刊2016年第16期。为方便中国读者全面分享这次讨论,CECLA获得《当代》授权,并由常州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组织翻译。系列讨论中文稿将陆续同步刊登于中拉智讯和常州大学拉美中心公众号。
作为一名耶稣会教士,贝尔格里奥(即教皇方济各)年轻时,有去遥远的国度宣讲福音的强烈冲动。今日,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受到了两位牧师生平事迹的感召,一位是尝试进入中国而丧命的方济各·沙勿略,另一位是成为了中国通的利玛窦;他们都成为了两种文化的沟通者。传教士们在中国成立了教会,尊重当地的传统,例如崇尚儒学,但这种做法遭到了罗马教廷的否定。教会在中国不断地扩张,拥有百万信徒。
1949年,信奉毛泽东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权,形势变得有些尖锐。新政权更愿意接受不被教皇控制的主教,因为教皇被视作是外来统治者。只要是继续与教皇保持紧密关系的教士,就被排除在外,他们形成了另外一套地下教会系统。在其他共产主义国家,如波兰,教会还能保持统一。但在中国却不一样,最终形成了两套教会体系。
教皇本笃十六世刚当选,就立即致信中国天主教徒,信中未提两个教会,而只谈及一个教会。未获教皇授权但有意愿与其保持良好关系的主教,都收到了教皇发来的热情洋溢的认可信函,信中并没有强加任何的制裁。教皇与中国政府保持了谨慎的对话,试图与其达成一致,目的是为了让教皇任命的主教不再被认作可疑人士。这种关系的改善已经产生了预期的效果,主教的任命将获得教皇与中国政府的双重批准。
中国政府的要求也不再僵化。一方面,政府要求梵蒂冈与台湾断交,这一条件已经初步被教廷接受了;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可以控制主教的任命。在阿根廷,根据1966年的协议,被任命的主教应有阿根廷国籍,教廷大使应在公告之前,告知政府将任命的主教姓名。在这之前,根据所谓的“推选权”,阿根廷政府对教廷的任命实施更多的控制,但是从未有人谈及教会权利的废止。
我个人认为,中梵双方将很快达成一致。在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之际(1610-2010),在梵蒂冈举办了一场纪念活动。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出席了该活动,并且表示会积极推进与教廷的对话,以期达成一致。新任方济各教皇并不是来自第一世界国家,而是来自一个边缘国家。他为古巴与美国恢复外交关系做出了贡献,被誉为人文领袖。中国政府可能会对他产生兴趣,通过他加强与遥远国家之间的关系。教会并不是建立在政治权力的基础之上的,而是更加基于道德权力的。
【作者:伊格纳西奥·佩雷斯·德比索(Ignacio Pérez del Viso),耶稣会教士;译者:夏婷婷,常州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大学全球学拉美方向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