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或以为,年近八旬的陈日君枢机这三天非常难熬。不过,没有食物进肚子,他不觉得饿;社会舆论质疑指责,他坦然以对。
这位香港教区前任主教坚定地说,这样做是要“为历史留下记录”。
教区以司法覆核挑战《校本条例》失败,未能为全港二百间天主教中小学争取豁免成立“法团校董会”,日后教会的办学理念可能受到威胁。陈枢机要以禁食行动,公开表达对终审法院上周裁决的悲哀。
不幸地,就在陈枢机宣布禁食前夕,本地一些传媒大肆报道他过去五年接受了天主教徒商人黎智英的大额捐款,并质疑捐款的动机及用途。陈枢机没有回避记者的提问,且主动交代款项全部用于教会及慈善事业。
本来,教友捐款给神长在教会内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主流传媒连日来穷追猛打,部分更扭曲事实,硬指他资助中国大陆“非法的地下教会”。
自从他禁食的消息传出后,陆续有教内外人士,不分年龄,在不同时段,前往慈幼会修院声援他们敬佩的陈枢机。
禁食进入最后一天(十月廿一日),他告诉来访者,自己的身体状况“一百分”。据义务护士替他定时检查得出的健康数据,除了血糖下降外,血压、体温、脉搏和血含氧量仍处于正常水平。不过,他已经很疲倦,需要多休息,减少与来访者交谈。
这三天以来,几位慈幼会修士每三、四个小时轮流陪伴在侧。枢机坚持祇喝白开水,并一直留在修院门外阅读、祈祷、接触来访者和睡觉,让大家看到他没有偷偷吃东西。
退休教育工作者陈培佳对传媒的负面报道感到很难过,驱使他到修院以祈祷支持枢机。这位教友指出,陈枢机的高尚情操是人所共知。
“身为教友,我不怀疑也不会问枢机的钱从何而来。每当教会需要用钱而有人捐献,就是上天帮助教会,正如慈幼会会祖鲍思高神父的经历一样。”
他欣赏陈枢机“事无不可对人言”,坦率地交代捐款用途,“为其他收款人竖立了好榜样”。他说,纵然社会上对陈枢机参与公共事务有不同意见,他却“尊重枢机的先知角色”,因为不仅是旧约中的先知,连耶稣在世时也是一个具争议性的人物。
天主教徒大学生黎恩灏,趁不用上课来到修院支持枢机。他欣赏枢机“愿意身体力行,为不公义的事情付出”。
“看到年迈的牧者为真理做见证,无惧外界诸多批评,神长教友们应该反思,怎样将仁爱推展到教会之外,更加关心社会公义。”
一群新移民家长每天清早便到达修院,为曾经帮助他们的陈枢机不断颂念《玫瑰经》,直至傍晚下班下课时间,来访者增加,他们才离开。黄太太指出,得悉枢机几天不吃东西,她一家人都很担心老人家的健康。
“我女儿要上学,她叮嘱我看着爷爷,不要让他出事。”黄太太形容,枢机“很好人,很疼爱我们,我们都叫他爷爷,幸亏有他帮助,否则我们不能活到今天”。
她忆述十一年前迁到香港居住,生活很贫困,没有亲戚朋友。当年的陈主教每天到仁爱会修女办的“仁爱之家”主持弥撒,又对新移民孩子照顾有加,每当他们遇到困难一定慷慨相助。
在仁爱之家当义工的教友张太太说,家长们在修院念经之余,也互相分享,缅怀以前和“爷爷”一起的快乐日子。
“我亲眼看见陈枢机为穷人花了不少钱,他带孩子们去旅行,圣诞节聚餐和送礼物,春节派红包。他总是自己省吃俭用,对别人却从不吝啬。”
她慨叹,没想到在今天的香港社会,一位快八十岁的老人家竟然要以绝食来表达诉求,实在很讽刺。
在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慈幼会神父对天亚社说:“我深信枢机做的事情一定是对的,所以已号召堂区教友为他祈祷。”他表示,修会支持枢机的行动,虽然他年事已高,却没有会士劝他不要禁食。
“他就是那种性格,我们以前都叫他‘老虎’。他的想法总是比其他人快几步,他看到校本条例的问题所在,要设法使人明白教会的忧虑,可惜捐款风波令这个问题无人理会。”
神父认为,政府不尊重教会的声音,是因为它不再重视与教会的伙伴关系。“几十年前政府财力人力不够,需要教会协助办学。如今学生人数下降,很多学校要关门,政府因此不再需要教会。”
图片说明:陈日君枢机禁食的最后一天,从澳门远道而来的两位慈幼会神父和一位教友,向他送上学生联署的祝福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