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不少虔诚的时刻。遇到人力无法左右的事件时,谁不低头收心,默默向着神明祷告?神明对特定宗教的信徒而言,具有明确的位格与能耐;对没有特定信仰的人而言,则代表了宇宙中不可知的力量。
柏拉图在一篇名为〈欧息弗洛〉的对话录中,探讨了人对神明应有的“虔诚”(敬)。他藉苏格拉底之口,指出:对神明虔诚或恭敬,并不是揣测神的旨意,进而试图讨好祂。一件事是善是恶,并非由神明任意决定,而是事情本身“该不该做”。只要是该做的善事,神明依其本性必定会欣赏。如此一来,与其成天想着如何敬神,不如真诚反省自己的职责,努力实践社会公认的善事。
我们熟悉孔子的一句话,就是:“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意思是:明智的人认真做好百姓认为该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他的说法与柏拉图的观点,可谓异曲同工。不过,在苏格拉底方面,清楚肯定:人在成长过程中,对城邦的法律与信仰,要奉行遵守。而在孔子方面,也有类似的立场。专就信仰而言,也有一些材料值得仔细分辨。以下且就《论语》的几段记载说明此理。
一、信仰的两面
自古以来,人类在信仰方面的表现就是多元并存的。因此,我们在肯定自己的信仰时,也须尊重别人的信仰。孔子的作法正是如此。
一方面,我们看到孔子的举动是:“即使吃的是粗饭与菜汤,也一定要祭拜,态度一定恭敬而虔诚。”这种“每饭必祭”的传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祭法是:取出一点食物,置于食器之间。据说这是祭拜最初发明熟食的人,表示不忘本;这当然也可以表示感谢上天的眷顾,以及对自己生命中一切遭遇的感恩之情。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乡里的人举行驱逐疫鬼的仪式时,他穿着正式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论语.乡党)孔子在乡人奉行民俗信仰的仪式时,不但没有轻忽或歧视的念头,反而以庄严而恭敬的态度来面对。他站在东边的台阶上,表示自己是家宅的主人,要对经过的群众致意。
近代以来,许多知识分子接受科学的洗礼,断定宗教是可有可无的迷信,不但不必认真对待,甚至还要批判及铲除之。这种情况令人遗憾。我们学习孔子思想,明白信仰是个人自己的抉择,是生命至深的关怀。我们在珍惜自己的信仰时,别忘了也该以善意来看待别人的信仰。
二、虔诚的心态
孔子病得很重,子路请示要作祷告。孔子说:“有这样的事吗?”子路说:“有的,《讄文》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祇祷告。’”孔子说:“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啊!”(论语.述而)
所谓《讄文》,是古代为生者求福的祷词。子路当然希望老师可以早日痊愈,所以想到要作祷告。我们从孔子问他“有这样的事吗?”可知孔子不曾教导学生有关祈祷方面的事。换言之,孔子是教育家与哲学家,但是并非宗教家。他自己是一位有信仰的人,但是很少谈论信仰方面的体验。事实上,信仰的体验不但牵涉个人内心最深刻的情操,并且不是言语所能清楚表述的。
孔子最后说:“我长期以来一直都在祷告啊!”这句话有双重含意。一是,他婉拒子路的好意,因为在他心目中,若要祷告,则对象只有“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而不是向天神地祇祷告。二是,生病时再来祷告,实在不够虔诚;孔子一生行事,无不上求合乎天意,下求安于良知,等于无时无刻不在祷告之中。
宗教信仰必须融入生活之中,使人随时保持真诚的心态。至于生病或遭遇灾难,则是世间的必经之路,不能妄想靠信仰去逃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