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苏尔是伊拉克北方最大城市,也是交通枢纽,但饱经战火蹂躏的它如今满目疮痍。(法新社)
经过近九个月苦战后,伊拉克政府军终于从伊斯兰国组织中收复了北方最大城市摩苏尔(Mosul),伊拉克国内普天同庆,各国也纷纷道贺。然而,这个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度是否就此摆脱了伊国组织或战乱?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伊拉克在维持和平方面仍面对着种种障碍与困难,国家建设更是无从展开。
2017年7月10日,伊拉克总理兼武装力量总司令阿巴迪正式宣布,政府军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手中收复沦陷三年的第二大城市摩苏尔。为了庆祝这场得来不易的重大胜利,伊拉克宣布放假一周,首都巴格达及多个南部城市的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开展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不过,自萨达姆政府在2003年被推翻后,伊拉克就陷入不同势力较劲的混乱局面。在消灭了共同的敌人、欢庆胜利后,各个势力的短暂合作关系极可能回归对立角色。摩苏尔战役后,伊拉克新一轮的挑战正要开始。
位于首都巴格达以北约400公里处的摩苏尔是伊国组织在伊拉克的大本营,伊国组织头目巴格达迪2014年7月4日在摩苏尔老城区内的努尔大清真寺(Grand al-Nuri Mosque)宣布成立哈里发国,因此失去这座城市对伊国组织是一个重大打击。
不过,伊拉克军事专家朱布里指出,尽管在伊拉克遭受重挫,该组织仍可能卷土重来。伊国组织仍控制伊拉克西部和东北部的好几个地区,包括石油储存量丰富的基尔库克省(Kirkuk)附近的哈维加(Hawija)。
总部设在伦敦的信息与分析公司IHS Markit在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也说:“军事上的失败和在伊叙失去占领区,不足以动摇伊国组织支持者的立场。”
失去摩苏尔固然意味着伊国组织的建国大计被粉碎,它所获得的支持和金源也将有所减少,但这并不表示其意识形态已经终结,它撩起的战火能就此平息。
伊国组织或转为打游击战
在阿巴迪宣布摩苏尔战役胜利后,摩苏尔老城区仍有零星战火。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Anbar)一处民兵营地也遭伊国组织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至少九名民兵死亡,12人受伤。安巴尔省西部地区是伊国组织在伊拉克的主要据点之一,该省有好几个城镇仍受伊国组织控制。
随着伊国组织的据点范围日益缩小,该组织显然已调整战略,把焦点从“建国”转到“生存”。伊国组织7月初发布了一首“赞歌”,内容就强调即使遭遇挫折,它也不会从此消失。多名分析员认为,败退的伊国组织接下来很可能转型为恐怖游击队,展开让当局更难以应付和预防的游击战。
美国派驻伊拉克的高级指挥官汤森也警告,和伊国组织的战争虽然取得“历史性胜利”,但战争还没有结束,伊拉克政府接下来还需采取措施防止“伊国组织2.0”的出现。
摩苏尔曾有“北方珍珠”的美誉,历史上是多个文明的交汇点;伊斯兰文明兴起后,这座城市更成了交通重镇,老城区就是它的心脏地带。
外国记者描述,如今走在摩苏尔街头,很难想象这个地方曾有过的繁华。狭窄的街道旁叠着一辆辆烧焦车子的骨架,以让位给装甲车、挖掘机和救护车通行。房屋的墙壁坍塌,曾属于居民的隐私空间一一袒露。
经历战火蹂躏后,这个曾经繁荣的城市大部分已夷为平地,无数有着百年历史的坚硬石房被战火摧毁,血肉之躯的人更是死伤无数。
根据联合国数据,自去年10月伊拉克军队在盟军支援下展开摩苏尔收复战以来,有大约92万人逃离家园,至今仍有约70万人流离失所,超过5000栋建筑被摧毁。
有伊拉克反恐精英部队成员形容,摩苏尔战役是他们参与过的战役中最艰难的;更有美国盟军指挥官说,摩苏尔的城市战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还要激烈。
联合国负责伊拉克事务的人道主义协调员格兰德说:“战争或许结束了,但人道危机依然存在……许多难民失去了一切。他们需要房子、食物、医疗保健……人们的经历几乎难以想象。”
除了摩苏尔,其他曾被伊国组织占领的地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战争是结束了,但重建的道路将是漫长的。而伊拉克眼前明显的人道危机,其实也隐藏着政治危机。
若无法展开重建工作
恐引发社会动荡
根据伊拉克的官方数据,伊国组织在过去三年的战争中给伊拉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60亿美元(约493亿新元)。此外,伊拉克规划部长萨勒曼表示,伊拉克重建总共需要大约1000亿美元的资金,除了必须修复被战火损毁的基础设施,还必须处理难民安置、伤员救治、城市重建与发展等迫切问题。单是摩苏尔的基础设施重建经费,估计就至少达10亿美元。
伊拉克政府若无法顺利开展经济和社会重建工作,人道危机恐怕会引发新一轮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击退伊国组织得来不易的和平也极可能化为乌有。
可是,阿巴迪政府是个弱势政府,加上油价连续三年走势疲弱,伊拉克在财政上处处捉襟见肘。去年初,伊拉克就发生了要求阿巴迪下台的民众运动,示威者不满安全局势没有改善,也抗议生活成本上升及政治腐败严重。
库尔德人闹独立
成政府心中刺
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6月宣布将于9月25日举行公投以决定是否独立建国。
据自治区主席巴尔扎尼的高级顾问豪拉米说,参加这次公投的地区将不限于库尔德自治区政府管辖的埃尔比勒、苏莱曼尼亚和杜胡克三省,还包括那些由库尔德人控制、但与伊拉克中央政府存在争议的地区。
长久以来,拥有约500万人口的库尔德自治区和伊拉克中央政府关系紧张,双方在多个省份的土地归属问题上有分歧,特别是石油储量丰富的基尔库克省。2014年,伊国组织的势力不断扩张时,双方迫不得已只能合作,但随着反恐行动告一段落,彼此之间的分歧再次浮上台面。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拥有自己的安全部队,一直都在争取独立并为此做好准备,包括在埃尔比勒建国际机场、将库尔德语作为自治区官方语言、在自治区内只张挂库尔德旗帜而不挂伊拉克国旗等。近年来,伊国组织的侵略造成中央政府和库尔德自治区的直接联系一度隔断,中央政府进一步失去对库尔德自治区的控制。
不过,库尔德自治区是否能在9月25日按照计划进行公投仍有待观察。除了伊拉克,其邻国伊朗和土耳其也都表明反对库尔德自治区举行公投。
公投旨在逼政府履行
能源和权力分享承诺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常驻伊朗的高级官员纳扎姆解释说,独立公投计划其实是一个谈判策略,旨在要求伊拉克政府履行对库尔德自治区的能源和权力分享承诺。
他表示担心摩苏尔战役结束后,伊拉克政府军会转而对付库尔德人。他强调,虽然定下了公投日期,但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宁愿留在伊拉克。
“我们这么做(举行公投)是为了解决在伊拉克的问题。目前,我们没有要分裂的意愿……但我们不觉得伊拉克接纳我们。因此,我们通过外交、国会和人民等适当的途径来争取我们的权利。如果他们(伊拉克)不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的人民已做好牺牲的准备。”
然而,无论公投这次是否能如期举行,也无论公投结果如何,库尔德自治区及其独立倾向将一直是伊拉克中央政府心中的一根刺。
什叶派民兵组织成伊拉克安全隐患
伊拉克的人口以什叶派穆斯林居多,自2003年推翻逊尼派的萨达姆政权后,一直被压制的什叶派政治势力乘虚崛起,伊拉克自此备受宗派关系紧张困扰。在伊国组织在伊拉克攻城略地的威胁下,什叶派和逊尼派暂停彼此之间的对峙,枪口一致对外;随着伊国组织的威胁减弱,什叶与逊尼两派的“和谐关系”能持续多久令人关注。
获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全民动员”(Hashed al-Shaabi)组建于2014年。当时,伊国组织在伊拉克势如破竹,而伊拉克军队又孱弱不堪,常常不战而逃。眼看伊国组织势力范围迅速扩充到伊拉克东部传统的什叶派省份,伊拉克什叶派领导人西斯塔尼发布教令,指示什叶派武装分子捍卫什叶派的地盘。结果,全民动员组织不仅成功阻止了伊国组织继续向伊拉克中部和东部挺进,还帮助政府军发动反击,并顺势将本身的势力扩大到北部和西部。
随着打击伊国组织行动逐渐落幕,全民动员组织如果持续存在并继续发展,就会成为一股不受制于伊拉克政府军的武装力量,这将削弱中央政府的控制力,逊尼派对于什叶派的不信任将更大,伊拉克社会的分裂也将扩大。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全民动员组织的高层中有不少人亲伊朗,若伊拉克和伊朗发生冲突,该组织是否会转而支持伊朗这一点也引起伊拉克政府担忧。
全民动员组织秘书长谢赫·阿克拉姆已表明,这个组织不可能成为伊拉克政府的“玩物”,不会“被令解散就解散”。由此可见,该组织有意长期存在并争取合法化。
西斯塔尼未必能说服组织解散
目前最理想的情况似乎是由西斯塔尼再次发布教令,让全民动员组织解散。不过,这个组织如今已经坐大,加上西斯塔尼年事已高,该组织近期的多项行动都未经他授权,因此他是否有能力“说服”全民动员组织解散是个未知数。
虽然摩苏尔所在的尼尼微省(Nineveh)理事会副主席卡卜兰表示,为避免摩苏尔战役后发生宗派或民族冲突,该省的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族领袖已会晤讨论了这个问题;不过,正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极端主义计划研究员博哈里指出的,现今的伊拉克要维持和平不容易。
他说,地方领袖必须能防止宗派之间的歧见升温,加上伊国组织还在伺机作乱,包括利用伊拉克的政治和经济困境来生事,因此下来要如何维持和平是个大问题。
虽然美国派驻伊拉克的高级指挥官汤森表示,美军将继续驻守伊拉克地区,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于在铲除伊国组织后维持当地的治安和稳定,但分析员指出,美军的长期存在可能是刺激伊拉克民族和宗教极端情绪的隐患,因此,伊拉克最终还是必须加倍努力处理好各族群之间的关系,才有望维持现有难得的较和谐局面,以此为起点谋求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