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术杂志《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r)日前刊发了一篇由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十多位知名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调查、分析、研究后撰写的论文,题为《对无神论者的伦理道德持极端直观偏见的全球证据》(原文见链接)。该项研究通过抽样调查来自五大洲十三个国家的三千多不同社会背景的人,追踪研究了他们对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的态度和看法。研究表明,无论受访者是来自宗教信仰浓厚的国家还是明显世俗化的的国家,也不论他们本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更不论他们信仰何种宗教,一个共同的结论是:人们对无神论者普遍持不信任态度,包括在无神论者之间!
上图文字意思:没有神就没有罪恶感;相信神会导致狂热和罪恶感;过自由和负责任的生活,给自己解除洗礼!
这项最新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人们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无神论者会较有宗教信仰的人们更容易做出违背伦理道德的极端行为,与此同时,人们也将宗教信仰视为是防止严重违反伦理道德的言行发生的必要“盾牌”,换句话说,人们会把对神明的信仰看作是阻止非道德行为的“缓冲带”。为了获得更有代表性的结论,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科学的方式和问题,如情景反应、日常对话等,内容既包括恶性的谋杀、强奸、贪腐等案例,也包括贪小便宜、说谎、逃课等,但结论仍然是:大多数的人依然将不道德和无神论者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在问及一些宗教人士的“非道德行为”时,如近期发生的天主教神职人员性侵儿童的恶性事件,大多数人直观地认为,一个性侵小孩子的神职人员很有可能是不信神的神职人员,而非真正有信仰的人。
上述《自然》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的确令人深思,但它绝非第一个有此发现的研究结果,事实上,早在2014年,“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就已经发表了得出同样结果的调查研究 (原文见链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其它研究表明,在人类尚未形成有组织、有规模的宗教信仰之前,诸如同情、关爱、社交等所谓的伦理道德行为已经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是生理适应的表现。南加州大学的巴特-卡姆珀罗(Bart Campolo)因此解释说,之所以有上述对无神论者的普遍不信任,问题就出在他们之间缺乏一种界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共同语言”。虽然他们也努力向善,但仅仅是把“向善”看作是让生命提升、生活幸福的途径,并没有像有传统宗教信仰的人们那样,有共同的经书、神学思想、激情圣乐等来清楚表达“为什么”和“如何”做人做事的思想体系。而这一点可能是无神论者们没有意识到的,也应该是他们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不要做了一辈子好人好事,却始终得不到他人的信任!
至于上述“宗教人士”也会做出违背伦理道德的言行的现象,我认为受访者已经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不要以为穿着宗教外衣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谦谦君子和高僧大德,还要看他们是否真的相信并实践他们所宣讲的!在这一点上,耶稣早就用“伪君子”、“假善人”、“粉刷过的坟墓”等字眼痛斥过他那个时代的经师和法利塞人了,今天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