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街道上警方或保安全副武装的画面,我们早就习以为常,这种顺从态度无疑是默认──当我们面对威胁时以暴制暴,真的会感到安心。
这种武装画面亦屡屡出现于不同国际协议中,甚至连和谈也在所谓严格保安下进行。
纵使有了这些预防措施,但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制衡若有若无的环境中去寻找和平,仍是枉费心机,因为当基本问题从未解决,冲突矛盾只会继续拖延;加上和平的种子未曾播下,又怎能开花结果?
虽然我们常常祈求天主激发世人热爱和平的心,并让那些负责国家大事的人一心追求和平,但我们的祈祷似乎从未获垂允。
宗教信徒同样追求和平──佛教徒祈求在平安中获得解脱;道教徒祷告上天惠赐恩泽,以能省悟到干戈黩武祸害苍生,伤害神明;也有宗教明悟到世界属于每个人的。尽管如此,这份对和平的追求却似从未扎根人心。
人们简单地以为,和平就是没有战争;但即使我们能够去掉武器,亦不一定有和平,因为黩武的根依然存在,而且它们无可避免地会再次生长。
因此,佛教徒会祈求佛祖保佑,中止一切恶,增长善根。这提醒我们须以非暴力方式对待国家、团体以至个人之间的纷争。
而军人反复强调,战争中根本没有不受伤的士兵或毫发无伤的平民;与此同时,国家、团体以至个人继续尝试在武力对峙模式以外,寻求其他解决方法。
虽然各大宗教均相信,造物主慈悲为怀,而且和平更是他对世界的期许,但除了「没有暴力」这定义外,我们难以用其他事物去形容和平。
和平原是正面而美善的,不仅仅是不带侵略的虚无缥缈概念,不过它仍难以言喻,故此,我们可先谈论非暴力,才能让世人易于理解。这纵然不算是和平全解,仍是有助于迈向和平的一步,因为至少能让人正视和平议题。
耶稣的诫命是我们要爱仇敌,但在实践于现实生活中谈何容易。
一名东帝汶妇女在国家奋力摆脱印度尼西亚殖民统治时所说的话,让我们重新思考这条诫命:「我是个老妇人,一生大部份时间都在战争中渡过。无论如何,我希望在平安中离世。耶稣告诉我们要爱我们的敌人,但我恐怕我们在这方面有所缺失,未能充份爱仇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