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九岁男孩去年写信给特首林郑月娥,指自己来自斯里兰卡的难民家庭,父母是拿「行街纸」的免遣返声请人,他虽然在香港出生,但与父母一样没有居港权。
男孩称自己懂得说五国语言,并操一流的广东话,现时在屯门一间小学就读五年级。他父母的难民身份令他们无法在港工作。出生至今,他从未穿着过全新的衣服,他其实不在乎衣服新旧,只希望可以继续学业升上大学,惟他得悉自己家庭的经济环境,不足以负担他升读大学。
他热爱音乐,得到校内老师免费教授,让他可在校内乐队演奏小号。校内乐队最近获得机会,可赴日本冲绳参加国际比赛,可是他获告知因身份问题,无法出境参赛,他为此感到难过。当他看到特首林郑月娥就《施政报告》在报章发表的文章,便想到写信给林太,希望她能帮助自己出境参赛,及改善难民儿童的教育问题。
他在信末写道:「我不想要食物、衣服,我只想念书并成为香港的一份子。我在这里出生,这是我唯一的家。」
这名男孩的遭遇是不少在港难民儿童及寻求庇护儿童的写照。截至二○一七年六月底,尚待入境处审核的免遣返声请个案当中,有三百八十七人为未成年人士。另外,有四百八十三名未成年人士正等候免遣返声请上诉,或正等候遣送离开香港。他们大部份在香港出生,持有香港出生证明书,但身份却写上「未确认」,并不享有永久性居民的权利,是被人遗忘的一群。
在等候审批期间,教育局安排他们入读公立小学或中学。学生资助处只会向难民家庭发放书簿、车船及上网津贴,但杂费如校服、课外活动等开支,都对没有工作的难民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有报导指,部分难民为让子女有钱读书,铤而走险做黑工。
由于本港的幼儿园由私人营办,校方可自行决定是否取录学生,一些幼儿园可能因难民儿童只持「行街纸」或不谙广东话而拒收他们,耽误他们宝贵的学习机会。
即使这些孩子能完成高中课程,年青难民及寻求庇护人士往往因缺乏经济支持而未能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又不可以寻找工作,只能赋闲在家,自然感到前路茫茫。
教宗方济各在今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强调,社会要保障难民孩童及青年接受各级教育的机会。这样不但能让他们培养并认识自己的潜质,也让他们具备更强的能力,去面对他人的挑战,养成与人对话的精神,而不是被排斥或受质疑。
虽然香港未有签署联合国《难民公约》,不过在港难民子女仍受《儿童权利公约》保护。政府当局应履行公约责任,加强保障香港的难民儿童及寻求庇护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应该考虑为这些在港成长和接受教育的青年提供继续升学和回馈社会的机会。
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供稿www.hkj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