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帕罗林枢机的访谈录,我特别留意到他所提到的两个信心。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对上主的信心。正是源于对上主的信心,教廷才开始了与中国政府新一轮的接触,寻求克服对立,展开互相尊重和建设性的对话;正是基于对上主的信心,教廷才敢直面中国教会历史的疮疤,寻求治愈;也正是出于对上主的信心,教廷才不怕一些人士指控圣座“出卖”了中国教会,寻求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牧灵方案。这些努力和尝试的目的,旨在谱写世界第三个千年文明史中的新篇章。我们不能忘记,第一个千年,十字架矗立在欧洲的土地上,第二个千年在美洲和非洲的土地上,第三个千年,信仰将会在这广大而富生命力的亚洲获得丰收。
帕罗林枢机提到的第二个信心是针对中国信友的信心。中国的信友,包括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无论是在艰难的岁月中,还是在和平的年代里,信仰的宝藏是他们安身立命之本。在信仰认知和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拥有自己在天主圣神内的辨别力和判断力,这种辨别力和判断力不再完全依赖西方教会人士或来自港澳台的同胞。
帕罗林枢机也在访谈中透露出了圣座解决中国问题的决心。他首先认为要“建设性地向对话开放,忠于教会的纯正传统”。他也提到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007年给中国天主教会的《牧函》中,对这种对话精神的鼓励和提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肢解了本笃教宗的《牧函》,将“某些由国家建立,与教会的架构无关的组织,企图凌驾与主教之上,以领导教会团体的生活,并不符合天主教的教义”这句话,视为整篇《牧函》中最重要的教导,有意忽略耶稣在福音中,以及教宗本笃教宗在《牧函》中关于爱和共融的核心教导。海内外大小舆论媒体借个别人士所透露的“秘密”乘机造势,同一信仰基督的人,上至枢机主教、下至教友,在网络空间不断攻击、谩骂。弥漫在海内外媒体空间的,似乎只是中梵对话和建交将导致天下大乱、国将不国、教将灭亡的恐惧,而对天主的信心和对中国信友的信心却荡然无存。
最后,帕罗林枢机也提到极为重要的议题:中国天主教会团体如何表达对主耶稣的坚定忠贞和信赖?为此,帕罗林枢机指出说,在坚信和追随主耶稣的道路上,不能用纯精神的或者脱离现实的方式,而是在选择忠于伯多禄继承人、在本着孝爱的服从中实现的。这种服从邀请所有信仰耶稣基督的中国牧者及信友,即便是当下还没有立刻十分明朗和理解的时候,也要服从伯多禄的继承人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做出的决定!他也效法保禄宗徒,以恳请的口吻再次强调说“任何人都不要紧抱着对立的态度谴责弟兄,或者用过去作为借口煽动新的怨恨和封闭。教会在过去遇到过,今天正在经验着,明天依然要面对很多的问题和考验,但是教会内处理问题和考验的原则绝对不会改变,那就是福音内的爱德与信德。”
总而言之,帕罗林枢机在访谈中,向中国信友们明确表明了圣座所有行动的出发点——福音的精神!福音的精神帮助一个人整合,而不是驱使一个人分裂。如果福音的精神让今天的中国人还和明清之际的士大夫一样处于“两头蛇”的尴尬境地(信仰和文化的对立),那教会就大可不必开大公会议寻求圣神内的更新了。做完完全全的天主教徒,做真正的中国人是一体的。雷鸣远神父早在上个世纪就提出“中国归中国人,中国人归基督”的口号。其次,福音的精神是治愈而非火上浇油。中国的文化讲究手足之情,讲究有容乃大,讲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源自希腊文化的二元论使很多人认为非黑即白,而基督福音的精神却是合作与共融,爱护与宽恕。如果把宽恕也认为是教廷的绥靖政策,如果把一些团体和个人为教会的大局所做的牺牲认为是政治交换的代价,则无异于政客的博弈心态和捭阖之术,与福音的精神和价值背道而驰!
今天,中梵之间重启对话甚至建交的帆船,一切的信心基于上主,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中国的信友平静地宣扬自己的信仰,终结漫长的对立状态,开启最大信任的空间,使得中国天主教徒可以为造福整个中国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这些态度和行动标志着罗马天主教会在自身使命上的担当感和紧迫感。我在看到帕罗林枢机代表圣座明确地表达了在解决中国问题方面的信心和决心时,也看到了曙光。这曙光正在世界历史第三个千年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这曙光为饱经患难的中国教会带来了更新,而这种更新将不断地缩短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发展的差距。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天主教会,应该怀着对天主的完全信赖和对自身的信心,为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