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零一六年三月教宗方济各发表《爱的喜乐》宗座劝谕以来,尤其第八章「陪伴脆弱处境者」的问题,一直受到大批天主教评论家的口诛笔伐。
众所周知的一起事件,是有四位枢机向教宗发出公开信,要求他回应他们对文件的「疑问」,当中教宗似乎开启了离婚后再婚者在某情况下领圣体的可能。
这份文件是否没违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真理的光辉》通谕中所表达的训导?《真理的光辉》通谕指出,存在本质恶的行为不能以任何情境或意图作为借口,而这亦阻碍得以通往圣事的途径。
这就让人提出了疑问:究竟《爱的喜乐》是延续还是中断跟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这问题上的立场。
耶稣会士阿兰.托马塞(Alain Thomasset)是专门研究保禄.里克尔(Paul Ricoeur)哲学的专家;而道明会士若望-弥额尔.加里格(Jean-Miguel Garrigues)即是研究圣多玛斯的专家。两人合写了一本自诩为「合一」的书籍,名为《没有指南针的道德:回应四位枢机对《爱的喜乐》的疑问》,并在书中逐点作出回应。
两人以精湛的论述及教学方法作出辩解,指出《爱的喜乐》没有减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所提及规范的普遍性;相反,更明确指出其应用范畴,把「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伦理辨识,恢复到一个正确位置,而这位置是继承自教会伟大的传统。
超越了家庭及离婚再婚者的问题,这书还提供真正权威的学习,以了解教会训导在历史中的发展及正确解释文件的方法。
首要学习的,是教会训导文件撰写时有其背景依据,而脱离该背景去了解文件的内容,是不可能的。
托马塞和加里格因此指出,若望保禄二世在一九九三年发表的《真理的光辉》通谕,是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遗下的主观论背景中写成,试图针对当时道德相对论的危机。故此,通谕坚持规范的普遍性,反对「情境道德」的诱惑,因威胁到要给意向及环境作优先考虑的问题。
而这两位作者认为,这没半点违反耶稣会的丰富传统,以及先前的道德教义,这些教义是从圣多玛斯到伦理神学家主保圣亚尔方索.利高烈所确立的。
相反,教宗方济各作为圣依纳爵的继承者,现正针对当前情境的不同面向,即家庭的多样性,及其复杂的现实状况。
其次要学习的,是正确诠释教会训导文件的前提,是需要考虑它们彼此间的有机关系。这跟单独应用特定句子或短句,以及只按基本意义解释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这里,加里格争论说,一位曾参与起草《真理的光辉》通谕的「严格主义者」,最近在教会里为文件提出一个「简化」本,并妄指自己有权对此作出诠释。
加里格警告说:「因此,良心只会根据一种『非全有即全无』的道德基础,以单一或几何的方式,将普遍的道德原则应用于特定的个案上。」
然而,教宗方济各并非「宽松者」或「严谨者」,他「希望将教会从《真理的光辉》某种不当的诠释中移开,但又不要偏离其真理。」
两位作家得出结论,指《爱的喜乐》所确立的途径,对良心的角色、辨识及对谨慎的美德,要求更高。
【完】来源:《十字架报国际版》,天亚社编译。
A French response to the cardinals’dubia’ on Amoris Laetit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