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这个星期四,也就是9月6号,美国对中国两千亿美元加征关税的公众意见征询期正式结束。外界预测,川普政府将很快分期对中国实施新的关税。如果两千亿全部实施,加上此前的五百亿美元商品关税,美国将对高达一半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形势吃紧,企业利润下滑,外资撤离,人民币贬值,生活日用品价格大涨,“消费降级”成为中产阶级生活新趋势。如果美国再对两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能否承受?面对美国的极限压力,中国有没有应对之策?
参加讨论的三位嘉宾分别是: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政治学教授夏明先生;政论作家陈破空先生; 普林斯顿社会学博士,政治与经济学者程晓农先生。
程晓农:中国的强硬态度是理性算计的结果
程晓农表示,中美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美国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采取强硬姿态,是误判形势;言下之意是,理性的选择应该是稍作让步,换取中美关系基本稳定。但我的看法正好相反,中国决定不让步,并非简单的情绪型反应或误判,而是经过理性算计之后的决策。北京决定硬扛的考量是,让步比不让步损失更大:在贸易方面,不让步和让步的结果都是对美出口减少,结局相同;在知识产权层面,让步就意味着无法在科技发展上通过侵犯知识产权“弯道超车”,而不让步则不仅免于认错,而且可以继续从西方国家千方百计“捞技术”。北京期待今年美国的中期选举能扭转局面,但按照民主党目前的举动来看,似乎在政治舞台上的正常竞争中胜算并不大,这意味着北京的期望可能再次落空。中美关系的逆转并非新冷战。冷战是用核威胁来交换和平,是一剑封喉式的生死威胁;而贸易战完全不同,其直接结果是,美国不再同中国做那么多生意,其副产品是,经济全球化之后多年形成的东亚产业链将出现一系列对中国不利的变化。
程晓农:美国消费者有中国以外的选择
程晓农说,美国企业今年秋冬季的旺季订单早已签约,中国的接单企业也在加紧出货,好赶在关税提高之前让商品进入美国,所以今年夏季的中国对美出口反而上升。美国大范围提高对华关税后,一大批依赖美国市场并采购中国产品或零部件的各国企业,不得不开始在东南亚、南亚地区新建工厂,替代其中国产品。明年开始美国零售企业对中国的订单可能开始减少。这些企业以前之所以依赖中国工厂,无非是多年做熟了、路路通;但这些劳动密集型或简单加工型产品并非中国的独门生意,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增加了,美国的零售公司无非是要费事寻找新的非中国厂家而已,多年来美国的服装进口商早就这么做了,服装价格因此略有上升,服装设计样式稍有变化,消费者根本无所谓。
程晓农: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下行通道”
程晓农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有了寒意,即所谓的一叶知秋。几年前当局使用了一个新词,“经济新常态”,并未引起国人的注意,他们以为,过去的繁荣还会继续,而房地产泡沫则巩固了这种印象。现在经济中的寒意提醒人们,所谓的“经济新常态”,其实就是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中国近六成的外汇结余来自广东,现在广东的外企员工比去年同期减少近百分之十,说明外资已经开始收缩或外移,这个趋势今后可能加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在经济下行通道中,人们的经济感觉会越来越冷,用个比喻,现在是要在恤衫外加件衬衫,但离穿羽绒服还远着呢。政府用春天再来鼓励国人,但经济的下行通道不见得必定是四季轮回。目前国内城市里出现的消费降级,是工作年龄的中产阶层感受到经济寒意之后的自然反应,面对减奖金、降工资、裁员、理财产品泡汤、业务萎缩等,他们预感未来的生活状况可能不妙。退休养老的人只关心物价、养老金和医疗开支,但子女的经济压力也会转移到退休老人身上。
*夏明:美中关系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夏明表示,美中关系一直都有战略和经济上的双重考虑。美中关系改进最早是出于战略需求。当时的“大三角”关系下,美国需要遏制苏联,所以在经济上扶持中国。苏联崩溃之后,美国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会逐渐推动中国的民主化与自由化,这对美国未来的长期战略有帮助,所以美国在经济上也做出一些让步以扶持中国,在战略上则是有中国能民主化的期盼。但今天,中美在经济和战略层面上都发生了双向冲突,所以中美关系确实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这种逆转可能是结构性的。目前来看,关系可能还会更进一步恶化。
夏明:中国硬扛会付出更高代价
夏明认为,中国硬扛的话最后会付出更高的代价。因为毕竟美国在国际战略和经济关系上不完全是什么都要通吃的态度,它对于战略上有合作的国家还是愿意做出一些让步的。过去三四十年间,美国出于战略和经济的考量向中国做出了一些战略性让步,让中国能有足够的空间发展经济,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红利。但现在,即便中期选举发生一些变化,特朗普总统也不太可能对其经贸政策作出大改变。因为特朗普的对中国的政策是取得两党共识的,这上面他没有受太多批评。另外还有一个客观显示条件,特朗普的贸易战不是才打了一天,已经打了快半年了。由于美国不是一个国营企业的经济体系,所以这半年时间里,美国的企业已经进行了各种协调,作出了很多调整。今年圣诞和感恩节的商业黄金期,估计我们可能看到很多商品不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其他国家。比如月饼,之前大部分都来自东莞、深圳或上海,而现在买来的很多月饼来自香港或者马来西亚。所以,从美国逐渐找到替代市场这一客观条件来看,夏明觉得贸易上的这种变化会是长期性的。
陈破空:特朗普打消了中共的幻想
陈破空提到,中方前段时间有进行单方面的造势,其中有两个说法。第一个,今年11月美中会举行首脑峰会,也就是,它把峰会上首脑的偶然相遇说成是首脑峰会,这是对国内民众的宣传和误导。第二个,中美贸易战在那之前就会结束,意思是这可以作为两国首脑见面时的见面礼。这种单方面的造势,一方面是出于国内宣传需要,另一方面是向美国发出信号。目前中美双方没有高层接触,谈判也从副总理部长级降至副部级,所以现在其实没有什么沟通渠道。特朗普与习近平之间所谓的“热线”也没有启动。所以现在特朗普这一招给北京当头一棒,他不仅没有举行两国首脑峰会的打算,连国际首脑峰会场合偶遇的机会也放弃了。这一方面显示出特朗普务实的风格——他想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去应付场面上的事;另一方面,他断绝了中共的幻想,希望特朗普与习近平的见面能把事情往后拖延,一直到中期选举之后。但特朗普很快识破这一点,直接取消了11月的东盟峰会之行,打消了中共的念头。
陈破空:中美关系进入“里根时刻”
陈破空说,关于川普可能将要启动的对2000亿中国商品的关税,有个说法是,这标志着美中关系的“里根时刻”正在到来。所谓“里根时刻”就是当初美苏战略决战的最后关头。里根当时下了决心和赌注,不惜冒债台高筑的风险启动“星球大战”,进一步遏制苏联。最后苏联终于被拖垮了。现在中美对决进入了新的“里根时刻”。从中方的表述中也可看出端倪。它说“绝不让步”有两个依据,一是吸取当年苏联军备竞赛的教训,二是吸取当年日本《广场协议》的教训。但这两种说法都体现中方“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现在中美间的军备竞赛其实是由中方在九十年代就挑起的。中共六四镇压得手后,邓小平说“我们的解放军考试合格”。从1990年开始,中共突然以两位数狂增军费,其增加率远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把其他国家远远甩在后面,这才慢慢刺激了亚洲周边各国和美国。所以这场军备竞赛中国早就提前进入角色,所以当年美苏军备竞赛的局面肯定免不了了。另外,美日间的《广场协议》是纯经贸领域的,并没有要压制日本在全球扩张的考量。现在美中间的争执远超当年美日间的经贸冲突,已扩展至各领域。所以,中国现已经陷入了这个陷阱,这比当初美苏、美日间的陷阱更深。这场对决是不可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