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22中梵主教任命协议之靴终于如期落地了。
由于之前早已有所风闻,所以协议的签订对我们而言并无任何的意外,既无大喜也无大悲。当消息传来之时,我平静得像正在与客人下棋的谢安面对淝水之战的捷报似的,当然也不会有他事后的“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
官方消息只宣称中梵双方签署了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协议,而对协议的具体内容只字未提。这个协议是中梵双方经过漫长的谈判而达成的共识,既然是谈判,就必然有讨价还价,结果应该是互有所得,互有让步。那么,于此协议中梵双方各有何得失呢?
对于教廷坦言的这个“不是最好的协议”令很多人士感到失望,也令一些人感到欣喜若狂。讨论这个协议,首先必须正视协议双方的背景----这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组织与一个最大的无神论执政党国家达成的协议,谈判双方都努力为自己一方争取更大的权益,但不可能有任何一方可以满足自己所有的愿望,所以我们在心理上不可寄于过高的期望。
这是一份仅仅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协议。第一,它不涉及中梵双方的其它外交关系;第二,它是临时的,未来可进可退。
协议的具体内容不公布,倒是发布了一份《有关在中国的天主教的说明》,宣布宗座将尚存的未经教宗任命被祝圣的“官方”主教重新接纳到教会的完全共融中。至于网络上疯传的那份主教任命程序却纯属赝品,它首先出现在台湾的《旺报》之上,并且对相关部门的称谓也有错误。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宗教事务局并入中央统战部。中央统战部对外保留国家宗教事务局牌子,不再保留单设的国家宗教事务局,而那流程中却仍使用“国家宗教事务局”的称谓,可见是外行人所杜撰的,并且之前已约定不对外公布协议内容,自然这份流程也不可能是出于官方,其可信度究竟如何,现在尚无法确定。
如果之前的传言属实,主教的产生先由中方向梵方提供候任人名单,再由梵方任命的话,于中方而言确实有相当大的让步。我国宪法第36条第4款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但现在总算让教宗对主教候任人有了最终的同意与否决权,所以不能说中方没有任何让步。不过候任人由中方提名,这已经从根源上保证了候选人的“向日葵”性,也就是说最后的人选跳不出这个圈圈,教宗心目中再有心仪之人,只要未出现在候任人名单之上,是不可能获得任命的,如果多次上报的人选教宗都不中意,教宗也不便一直否决下去。所以真正的主动权是掌握在中方手中的,通过对主教人选的有效掌握,有效维护国家与政权的稳定(虽然在我们看来这担心是多余的)。这是中方之所得。
于梵方而言,在这个选举任命主教的流程中,也做出了相当的让步。毕竟《天主教法典》第377条第5项规定:今后不再让与国家政权以任何选举、任命、推荐或指定主教的权利及特许。据教会法专家解释,这属未来时的表述,那至少说明教廷并不希望这种作法继续延续,但而今在中国问题上成了例外,宗座不能完全依据自己的喜好而任命,只能在中方提供的人选中任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实质性的让步。不过作出这种让步并不能视为教宗违反法典规定了,因为按天主教的制度而言,教宗只受神律(天主定的诫命)的约束,他的权力是在人律(纯粹的的教会制订的法律)之上的,因此他有权随时改变人律的规定,无论是普遍还是个案。
在这一点上,梵方之所得体现在教宗至少在中国主教的任命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制止了非法祝圣的继续,让中国神职避免了参与非法祝圣、与非法共祭的两难尴尬。虽然梵方认为这不是一个最好的协议,但一旦错过,下一次机会可能又遥遥无期,所以不愿放弃这70年一次的机会。不过我们还是不能忘记,这只是一个临时的协议,未来双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再作出调整。
俗话说“屁股决定思维”,意思是职务不同,所考虑的广度也不同,站在教宗的位子上,他考虑的可能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对于处在局部具体位子的我们,可能对这协议极为不舒服,但我们除了服从接受之外,并无其它选择。接下来中国天主教地上地下的分界线从理论上已被消除,从现实中也将逐步被消除,如果还有不同的站队,那只能是拥护教宗决定与反对教宗决定这两个阵营了。不过国务卿帕罗林枢机发表声明说:“教宗将修和的任务托付给中国天主教徒”我觉得论调有点模糊了,也许这就是官方语言特色吧?
在签订协议的同时,教宗接纳了八位原先非法的主教(其中三位绝罚,另一位已故)。虽然地上地下需要互相包容接纳的方面很多,但对这七位主教的接纳无疑是焦点之所在(已故的那一位我们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跨越情感的障碍,对这七位主教表示祝贺!毕竟我们无权希望他们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这不符合基督徒的正义与爱德原则。当事人表达愿意与宗座共融的思想,宗座愿意接纳他们,这是好事,只是在情感上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时间去完成这个接纳的过程,真心希望这七位主教能以实际行动对得起教宗对他们的接纳,而不是换汤不换药。
从宗座手中得到接纳,获得绝罚撤消令这本身意味着过去的行为是错误的,在日后的牧职生涯中理应有所让信众信服的实际行动,树立一个正宗主教的形象之后,善良的信众们迟早都会接纳他们的。三次背主的伯多禄后来闻鸡而泣下,终成大圣,实乃标杆!否则他们可能很难令信众对他们马首是瞻。须知接纳与尊重信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如果不正视自己过去的不服从,何来要求信众服从自己的资本?前几日在一个神父群里,就遇到一位前绝罚主教手下的两位神父完全无视自己主教的过去而大言不惭地谈论该如何如何服从教宗,并且非常刻薄地指责陈枢机,实在令人喷饭且无说服力。在后协议时代,他们越是高调越是不正视自己的过去,就越容易引起信众的反感,越会勾起本欲忘却的记忆,低调谦逊反倒是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尊重、树立主教权威的最好方法。当然,目前的获得宗座重新接纳仅意味着他们的主教职合法了,对于教区的治理权还有待下一步的任命。
绝罚与非法已成过去,我们不应再纠结不已,我们需要一个大胸怀大格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放眼未来,各自真诚悔改,摒弃历史成见,团结一致,方为教会之大幸,也不辜负宗座签订此“不是最好的协议”之一片苦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