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湾大学生发动的占领立法院,反对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简称“服贸”)运动,在台湾总统马英九拒绝退回协议,同大陆重新谈判后,3月30日上升为民众示威抗争的社会运动,10万人聚集总统府外表达不满,继续向国民党政府施压。虽然几千名反对学生违法乱纪的台湾人,在3月29日也举行“康乃馨”示威,希望学生结束占领立法院行动,但无论在社会能量和影响方面,显然都不如太阳花学运来得浩大。示威人数当然并不能拿来当作整体民意,可是基于学生的占领行为违法,却仍然得到不小的社会共鸣,反对服贸的民意代表性显然不容低估。
拉长视距,反服贸抗争象征了台湾民意的两岸关系钟摆,已经从“统合”的一端开始摆向另一端。马英九2008年以近60%得票率、超越对手谢长廷200万票的历史纪录当选总统,代表了当时台湾民众对陈水扁8年总统,不断制造两岸对立冲突来捞取政治资本的否定。马英九上任后顺应民意,着手改善两岸关系,在2012年连任总统。大陆的配合当然也是关键。当时的中共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积极推动三通直航,经济上不断让利,适度开放台湾国际空间,对两岸关系的大幅度改善,都起到了良好效果。
但是,随着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台湾人开始感受到大陆“以经促统”的“阳谋”。经历了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台湾经济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大陆数据显示,2013年两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972.81亿美元,其中台湾向大陆的出口占了1566.37亿美元,同比增加18.5%,贸易顺差猛增21.6%,达到116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一旦通过服贸,依赖程度势必加深。这是反服贸“恐中”的心理背景。此外,台湾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两岸经贸交流的好处没有为全社会所分享,也是民众不满的原因。
由于政治体制的根本不同,两岸的经贸、文化和人员交流,并没有遏制台湾人认同增加的大趋势;甚至不能排除,正是因为交流频密,反而更强化了台湾人对两岸社会差异的认知。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超过20年的调查显示,自认“只是台湾人”的民众比率20年来不断上升,自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更从低于50%,逐年上升到2013年的超过57%;自认“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比率,则下滑到去年的35%。中心的另一个民调也发现,赞同“永远维持现状”和“偏向独立”的民众比率,都在同时期有上升趋势。这恐怕正是反服贸恐中的集体潜意识。
可以说,台湾社会朝野因为太阳花学运,被迫要再度正视检验至今的两岸关系。在另一个层次上,不妨也把学运当作是台湾人对自我价值排序的一次反思。面对强大的大陆对两岸统一的坚持,所有来自对岸的经济好处,都不能脱离其背后的政治意图来对待。所以,关于服贸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经济利益和自治尊严之间的艰难挣扎。“只是台湾人”认同的强化、对于大陆经济利好的防范心理,或都是对于如何在日益不利的外部条件下自保的考量。其中当然不无过度内视的弊端,但重视经济利益之外的其他价值,也透露了台湾社会这些年的成长。
这对于大陆而言,意义当然也不容轻忽。自2005年推出《反分裂国家法》,框定两岸关系范畴的大棒子后,大陆对台湾的胡萝卜政策,在改善两岸紧张对立,走向安定和缓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可是太阳花学运表明,这套政策可能已经趋近了极限,后续再多的利好,难保不会引发反效果。要防止两岸关系的钟摆晃向另一端,大陆在巩固成果之余,也必须要开始思考如何另辟蹊径。要赢得民主社会的民心,经济好处往往见效最快,但若掺入了身份认同的因素(香港是另一例子),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