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元月8日上午依循惯例,在梵蒂冈皇宫大厅接见了驻圣座外交使团,彼此互贺新年。教宗在这个机会上以维护生命及努力促进和平为主题,指出和平是一个应当寻求和维护的崇高价值,它直接涉及裁军问题。圣座目前与185个国家缔结邦交,其中包括去年5月4日建立外交关系的缅甸联邦共和国。
教宗首先提到,今年是联合国发表《人权宣言》70周年纪念年。“对圣座而言,谈人权首先意味着重申人性尊严的中心地位,因为人是天主的肖像”。因此,提倡人权的目的就是要“推倒那些分隔人类家庭的围墙”,促进人的整体发展。
然而,“多年来,尤其是继1968年的社会动荡之後”,对一些权利的诠释“逐渐得到更改”,纳入了各式各样“时常相互对立的‘新权利’”。“这种做法并非总能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其危险在於,强者和富者能假借人权的名义建立现代新形式的意识形态殖民主义,危害穷人和弱小者。
教宗指出,许多基本权利“至今仍受到侵犯”,首先是“生命权、自由权和人人不可被侵犯的权利”。面对“离经背道的战争逻辑”,生命权也与努力促进和平息息相关。因为“没有和平,人的整体发展就无法实现”。因此,寻求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先决条件”,要求我们“对抗不义,以非暴力方式铲除那些导致战争的原因”。
联合国7月7日签署了《禁止核武器条约》,圣座也签署并批准了这份文件。教宗强调,圣座坚信“不能以诉诸武力的方式解决民族争端”,而要透过谈判之道。“从这个前景看,任何支持朝鲜半岛的努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以期找到克服目前对立的新途径,增进彼此信任,确保朝鲜人民和整个世界享有和平的未来”。
教宗也呼吁国际社会要保护叙利亚少数宗教团体,包括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为叙利亚历史作出积极贡献的基督徒,帮助他们返回故乡。同时,也应采取各种行动,促使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避免加剧对立的情势”。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尊重耶路撒冷为基督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圣城的现况”。
关於家庭和移民问题,教宗提及联合国准备於今年批准的两项全球盟约,即“全球难民协议”和“安全、正规和有秩序的移民协议”,吁请各国政府本着“团结互助和齐心协力的原则”,善待移民和难民,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
教宗最後强调,圣座并不干预各国理应作出的决定,而是认为“必须发挥作用,‘唤醒’人道和友爱的原则,它们是建设每个和睦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也不应忘记“与宗教团体互动”的重要性,谨记人权也包括享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以及改变宗教的自由”。a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元月8日上午依循惯例,在梵蒂冈皇宫大厅接见了驻圣座外交使团,彼此互贺新年。教宗在这个机会上以维护生命及努力促进和平为主题,指出和平是一个应当寻求和维护的崇高价值,它直接涉及裁军问题。圣座目前与185个国家缔结邦交,其中包括去年5月4日建立外交关系的缅甸联邦共和国。
教宗首先提到,今年是联合国发表《人权宣言》70周年纪念年。“对圣座而言,谈人权首先意味着重申人性尊严的中心地位,因为人是天主的肖像”。因此,提倡人权的目的就是要“推倒那些分隔人类家庭的围墙”,促进人的整体发展。
然而,“多年来,尤其是继1968年的社会动荡之後”,对一些权利的诠释“逐渐得到更改”,纳入了各式各样“时常相互对立的‘新权利’”。“这种做法并非总能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其危险在於,强者和富者能假借人权的名义建立现代新形式的意识形态殖民主义,危害穷人和弱小者。
教宗指出,许多基本权利“至今仍受到侵犯”,首先是“生命权、自由权和人人不可被侵犯的权利”。面对“离经背道的战争逻辑”,生命权也与努力促进和平息息相关。因为“没有和平,人的整体发展就无法实现”。因此,寻求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先决条件”,要求我们“对抗不义,以非暴力方式铲除那些导致战争的原因”。
联合国7月7日签署了《禁止核武器条约》,圣座也签署并批准了这份文件。教宗强调,圣座坚信“不能以诉诸武力的方式解决民族争端”,而要透过谈判之道。“从这个前景看,任何支持朝鲜半岛的努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以期找到克服目前对立的新途径,增进彼此信任,确保朝鲜人民和整个世界享有和平的未来”。
教宗也呼吁国际社会要保护叙利亚少数宗教团体,包括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为叙利亚历史作出积极贡献的基督徒,帮助他们返回故乡。同时,也应采取各种行动,促使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避免加剧对立的情势”。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尊重耶路撒冷为基督徒、犹太教徒和穆斯林圣城的现况”。
关於家庭和移民问题,教宗提及联合国准备於今年批准的两项全球盟约,即“全球难民协议”和“安全、正规和有秩序的移民协议”,吁请各国政府本着“团结互助和齐心协力的原则”,善待移民和难民,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会。
教宗最後强调,圣座并不干预各国理应作出的决定,而是认为“必须发挥作用,‘唤醒’人道和友爱的原则,它们是建设每个和睦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也不应忘记“与宗教团体互动”的重要性,谨记人权也包括享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以及改变宗教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