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主教杨鸣章接受天主教媒体《天新社》访问时指出,中国天主教徒承受着复杂的挑战,但他对中国教会未来的发展抱持希望。
天新社网站九月三日刊登有关杨主教的专访,论及中国宗教自由及政教关系的主要挑战。杨主教强调,教会在中国负起服务人群的使命,尤其应关怀长者、病人及穷人。
杨鸣章主教说,纵然面对种种政治上的挑战,教会在中国仍继续「在贫穷人身上寻找基督的面容」。
他说,服务最小的兄弟,就是服务天主,在服务背后没有其他目的,这情况在中国如是,在世界各地亦如是。
谈到政教关系,杨主教指中国政府透过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与教会沟通联系,但实际运作情况,却可以产生不同效果;爱国会、全国天主教代表大会、主教团这些机构的现况,它们的组成,三者关系,以至各自与教会的关系,都是中梵谈判时要处理的挑战。
不过,杨主教指出,教宗本笃十六世早于二○○七年在写给中国天主教徒的信函中,已辨识并承认相关问题,若要继续修补关系就不能无视上述挑战。
赞同打开对话大门
对于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七月接受《24小时太阳报》(Il Sole 24 Ore)访问时提到当循健康的务实主义与中国对话,杨主教认为,健康的务实主义「需要提防虚假的希望和不切实际的期望,但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早关上未来彼此对话的大门」。
谈到中国宗教自由现况,杨主教指中国宪法论及宗教信仰自由及保护正常宗教活动,但实际情况却取决于政府如何控制;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在即,中国政府在这敏感时期更着眼于控制。
他又分享对教徒参与社会的看法:「我们的宗教教导人爱主爱邻、负起公民责任、尊重当局(前提是当局妥善行使职务)、具备同情心、服务贫穷和有需要的人——也要爱国家、所有人以及地球。若不尽力做个好人和好公民,就难以成为好教友,这为主教以至一般教友亦然。」
杨主教指中国天主教徒希望未来能获得更平等的待遇,因他们正于中国处境下回应公民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