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座外方传教士認為,昨天发布的文件回答了许多中国神父的良知困惑。但它未能实现深刻的限制,这种限制破坏了中国教会所面临的天主教信仰。作者希望教廷也会向中国当局交谈,以保护个人的良心自由,并防止将宗教用于政治目的。
香港(亚洲新闻) - 40多年来,香港和中国宗座外方传教会田英杰神父(Sergio Ticozzi)对教廷发布《关于在中国的神职人员民事登记的神父指导》作出回应。
在他看来,这些指导方针是「向前迈出一步」,消除了中国教会、教廷和北京之间关系的模糊性。同时,他们「有点理论和乐观」,因为他们没有采取充分考虑对教会机构和中国天主教徒的生活施加的限制,并实际操纵教廷希望保留的「天主教教义」。
田英杰神父是教宗本笃十六世成立的中国委员会成员,但該委員會在教宗方济各時未有運作,他希望看到教廷发表针对中国当局限制信仰自由的言論,包括對天主教徒、神父和主教,尤其是反对「出于政治目的操纵宗教」的做法。
田英杰神父鉴于教会的兄弟姊妹在中国经历的巨大痛苦,他曾要求教廷提供如何处理神职人员登记的指示。以下是他的文章:
教廷终于响应了许多中国神父的良知困惑,这些神职人员被迫加入官方教会,在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登记并接受教会的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该份文件称,「圣座继续要求神职人员的民事登记应保证尊重所涉及人员的良心及他们深刻的公教信念」的说法无疑是积极的。根据该文件,「尽管中国当局承诺也会尊重天主教教义」,但缺乏这种情况。
因此,《临时协议》似乎包括这一点,但由于《协议》一直保密,地方当局与中央相应复杂,继续强迫非官方神职人员按照现行规定进行登记;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使它们更具限制性。
教廷文件中的另一个积极点是试图解释「独立」的含义,即「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独立——也就是说同教宗和普世教会分离,而仅相对于政治领域」。在指出当前形势的新要素之后,它继续说「在这些事实面前,期待每个人都有一个新的态度是合理的,包括在处理有关教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时也是如此。」
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否认的,但鉴于所引用的新元素,大家的印像是,这反映了一种有点理论和乐观的观点,没有考虑到对教会制度施加的实际限制,尤其是对天主教徒的生活的限制(特别是18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及针对「中国化」的不恰当措施。
最重要的是,它似乎没有意识到中国当局明确意图将教会视为国家机构,而神职人员犹如政府官员。对《临时协议》也没有任何具体的评估,前者用于政治目的,总是说「梵蒂冈」,而不是「伯多禄的继承者」,不关注「中国当局承诺也会尊重天主教教义」,正如文件本身所承认的那样。
《牧灵指导》正确地强调尊重个人的良心自由,并建议在正式登记的声明文本似乎不尊重天主教信仰的情况下保护它的实际方法。此外,「圣座理解并尊重那些在良心上决定不能在现有条件下登记的人的选择。」然而,教廷也应该要求中国当局采取同样的态度。
总之,这份文件无疑是澄清中国教会、教廷与中国当局关系的模糊性的一步。 但是,我们希望看到教廷就上述对教会的限制发表其他声明,尤其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操纵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