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接近梵蒂冈的具影响力人士在教会当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往的策略中,关于接纳中国文化──包括执政共产党文化──作出了强力论述。
在中国人民正经历被称为灵性危机的时期,备受推崇的罗马期刊《公教文明》发表长篇文章,强烈呼吁迎接廿一世纪的思潮。
经梵蒂冈国务院批准发行的这份收费期刊罕有地刊登了耶稣会姜有国(You Guo Jiang)神父题为〈天主教在廿一世纪的中国〉、长达三千五百字的文章。
这篇文章同时聚焦于发展技巧的重要性,好能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福传和为教友服务的使命。一如其他地方的天主教会,中国同样面对吸引教友加入司铎行列和献身修道生活,以及驾驭数码科技以推行其福传工作上的困难。
文章对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天主教会投入新设想,认为将会同时为教会和中国人民带来希望、信德和一个美好的将来。
「只有当中国天主教会超越其藩篱,拥抱人类生命的其他范畴并予以欣赏,方能在文化、灵性,以致社会发展等方面,为中国社会带来重要的贡献。教会不仅提供圣事和宗教服务,而亦能透过其历来在艺术、音乐、文学和诗赋的丰富宝藏,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进行对话。」
「长久以来,大家都相信天主教会能为中国灵性教化的进程带来贡献。诸如教会就爱、和谐、和平、正义、孝道、婚姻价值、社会稳定和家庭价值等方面的训导,都是中国天主教会能持守的,并以之试图复兴中华文化和传统。」
这篇文章的发表突出了教宗方济各对中国天主教会的重视。教宗曾经表示,亚洲将会是他任内的一个重点。梵蒂冈目前亦着眼于中梵之间重新建立正式关系的持续会谈,使得主教的任命能得以正常化。
这篇刊登在《公教文明》的文章为中国教会的发展展示一个更广阔的新政策。这个政策在教宗接受驻北京的意大利记者郗士 (Francesco Sisci) 访问时,就首次公开表达过,并超越了前任教宗本笃于二零零七年致中国天主教徒的牧函,而教宗本笃的牧函志在促成教会与中国的对话。
「中国天主教会及其不同阶层的领导人应该加快培育教友的计划和过程,并发展出持续培育教友的项目。主任司铎和主教等教会领袖应不断鼓励教友在教会的使命和服务上更踊跃担当领导的工作,并寻找那些符合资格的教友和专业人士支持教会的活动。」
姜神父补充,当代中国正面对很多社会和道德问题。
「作为未来教会希望的年轻教友,正尝试学习如何将他们的信仰融入生活,以致其他社交生活的需要上。他们希望发展出一套有效的成年牧民工作,但需要神长与成年领袖更大的合作,包括更大的主动性和提供恒常的活动。」
文中提到对中国的新思维中,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充分利用数码技术,因为互联网大幅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
姜神父写到:「虽然政府继续监视和审查互联网,但互联网仍然是资讯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和窗口。它将一如以往的影响各阶层的中国人吸收道德知识和作出决定,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只有少数受欢迎的天主教网站提供与教会有关的基本资讯和知识。然而,这方面需要更正式和专业地进行。」
「很多教区的网站不是没有定期更新,就是不能正常运作。在这互联网和大众媒体的年代,中国天主教会必须调整其福传策略,采用更多社交网络的方法推展其服务和牧灵工作。」
姜神父续说,中国天主教会利用微信、新浪博客、微博和其他大众传播平台等较新的资讯科技尤其重要,「好能向中国人民传扬福音,以更有效能和效率的方法分享福音的价值。」
他总结表示,中国天主教会应注意他人的需要,分辨时代的征兆,并更适时和有效地作出回应。他又指出,中国天主教会需要训练一个具有远见的领导团队和教育其司铎;同时,修会团体和教友亦应作出辨别,以找出新方法履行其使命。
【完】天亚社英文评论:
A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姜有国神父在公教文明的文章,英文全文按此连结:“Catholicism in 21st Century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