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二十年,有本地教会人士指出,教会的牧养处境随着时代改变,教会团体须更贴近市民长工时等处境,推动整全的牧民配套。
张心锐神父一九九七年开始寻找圣召,在港中七毕业后即回澳门接受准初学培育:「那年是『沙士』,修道并非避世求安稳,相反,我更想在乱局下贡献社会及青年。」他指社会转变巨大,本地教会的工作有时显得抽离了民生,故此宜更贴近港人生活。
慈幼会张心锐神父六月十六日对本报说,「回归前香港社会不断进步及发展,那时我希望提升自己去满足社会的文化标准。」张神父观察到当中有挑战亦有机遇,例如社会愈来愈讲求快速却不求深度,他认为这是退步;但另一方面,信息爆炸令青年更容易找到信息去响应社会议题,其行动更为自发,这增加牧养挑战。
「神父会感吃力,教会在牧养青年上要转型,例如更重视协同效应,并整合工作。」他指当前教会牧民构架好些方面追不上时代需要,他期望教会进一步与民间团体互相学习,在牧民计划上加强协调。
谈到近年教会的关社参与,张神父指社会退步之际,教会更要发挥道德力量。本身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委员的张神父说,他参与过不少祈祷聚会及游行去表达信仰对公义的关注,其中最深刻的是占领运动期间到场陪伴青年。
「二十年前,我想做个服务青年的慈幼会会士,陪伴他们、平日教书,却从未想过像过去一般日子,不时游行或参与社会行动,好些时候更会和陈日君枢机一起。」张心锐神父说,回归后的社会变化比他预期中大得多,这促使他更认清铎职,以及去思考如何成为青年与教会的桥梁。
教总会长黎育辉:忙碌毋忘追寻信仰
谈到教友培育处境最大的改变,教友总会会长黎育辉六月二十二日对本报说,这莫过于香港人工时愈来愈长,这有碍信徒参与教会及作平日灵修。她鼓励信徒以家庭为培育起点,与家人共同加深信仰。
黎育辉说,「家庭的信仰使命感需要加强,重视圣召培育,公教家庭成员不应各自各参与教会」,应团结一起成长。
谈到九七大关,当年已出任教总干事的她说,回归后人心趋向安定,宗教自由得到保障,教友的服务心火愈来愈旺盛,尤其新教友更主动接受培育,近年的神学培育更愈普及;惟长工时影响教徒参与堂区。她期望教徒从家庭带动培育及互助风气;也不要受忙碌所困,平日要抽时间看圣经。
她说,近年的风气确会令教徒对社会的信心有所动摇,但信仰的使命加强了他们服务本地教会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