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郑月娥于二○一八年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计划,内容是在大屿山和香港岛之间,在大小交椅洲、周公岛、坪洲和喜灵洲之间的水域进行一千七百公顷的大规模填海,在大屿山、香港岛和新界之间,计划会兴建道路和铁路连接,预计造价约五千亿,而民间基于过去政府工程的超支及建筑费上升等情况,估计计划最后要耗度约一万亿财政储备。
计划会将大幅改变大屿山和香港岛之间水域的环境,政府表示计划会在未来二十至三十年提供廿六至四十万居住单位,其中七成单位为公营房屋,供七十至一百一十万人口居住。
可是远水不能救近火,填海难以响应目前港人,特别是基层的住屋需要,而且花费数千亿甚至更多,同时为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
根据过往工程的成本,如赤鱲角机场、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的其他填海工程,民间估计东大屿都会的一千七百公顷的填海和廿九公里的交通网络接驳市区,这个连接香港岛、大屿山和九龙的道路网络,民间估计就需近一万亿公帑。
事实上,社会上有许多急切需要资源的民生政策,如全民退保、增加大学资助学额等,过去政府都以「钱从何来?」为推却不执行的理由,如今却发展占用过半港府财政储备的工程(现时为一点一万亿元),公帑应该这样运用吗?
土地供应小组于二○一八年四月展开「土地大辩论」公众咨询,而在咨询报告仍未完成之际,特首林郑已把「明日大屿愿景」加入施政报告,漠视公众的意见,决意盘算东大屿发展大计。然而,填海造地将面临气候变化带来日益严重的风灾、水灾问题。明白住屋需要土地但填海造岛不是唯一可行方案,有其他选择如棕地,空置地,为甚么用那么多钱填东大屿呢?
大屿山和附近水域拥有多元物种,人工岛的规模太大,生态代价太高,并不合乎环境正义。天主虽然赋予人类管理大地万物的权力,但这亦是一份责任,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大地万物,我们要反思人类是否可以只为满足欲望而不理其他生命。
根据「愿祢受赞颂」通谕,经济发展不应凌驾其他生命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不可逆转的破坏。我们是否应该停一停、谂一谂,为发展而这样牺牲,值得吗?
•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www.hkj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