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曾于九月十日在其网志警告港人,香港正面临老龄海啸。人口老化,香港人早已预期,政府更应及早筹谋,不待今天。记否二○一五年的剑桥事件,不单使人对私营安老院在缺乏监管下服务之粗疏,及对涉及虐老的操作大开眼界。如人于此时才意识到老龄化的严重性及老人可能面对的悲惨命运已是后知后觉。
董建华早提出「老有所养、老有所属、老有所为」的安老施政目标,可惜在他任内固然推行乏力,而他的历任继任人亦无所作为。安老家居╲社区照顾及院舍不足,这两环仍然长久地令人怨声载道。距董建华执政已廿一年光阴,何以至此?
由老龄海啸看官员的反应,可以看出端倪。讲了几年人口老化,满以为他们会预早筹谋,如何转化长者的动力为社会增效。
不错,社会上开始有声音鼓励长者重投职场,但多是劳动阶层工作如大厦看更、送外卖之类,当然,比较具创意的工种也是有的。其实,在推动长者动力与社会的互惠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若干问题是要积极摆在会议桌上详谈成为政策并跟进的,比如:如何使经验丰富和具多方人脉关系的长者继续帮助维系业务和把知识传授新人,而不被视为年轻一辈晋升的阻碍;我们是否应检讨职场结构的弹性,引入「家庭友善」概念,以疏解长者的工作尊严、工时、工资、在家办公、保险和强积金政策等问题。可是,官员们想到的,却是负累,是人长寿了,可以延迟退休,以至罗致光透露自去年开始,政府已认为长远应调高领取福利年龄,政府可付出少些。
本年七月四日署理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徐英伟在立法会答议员询问时,仍表示安老政策以「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
然而提及一众家居╲社区照顾计划,全属小修小补,隔靴搔痒,图以此「达致『居家安老』和减少住院比率的策略方针」,其不济有如梦话。针对「院舍照顾为后援」,不得不提一概念上的谬误。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林正财言:「居家安老应是首要:『问十个,八个都想喺屋企住。』」中大学生报调查短评说得好:「在香港工时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当长者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别人照顾饮食、服药、穿衣,甚至大小便失禁时,其子女根本没有时间或能力照顾,入住安老院舍就可能是最后一着。」现实是,社会福利署的数据显示,由二○○八至二○一八年的十年间,三万八千人轮候安老宿位,而宿位仅增三千六百个,至令不少被病苦磨折的长者等三至七年,甚至白等到死。其实,政策目标应否变为「居家安老与院舍照顾并重」,把重心调较一下呢?
设立院舍无疑开支较多,政府的借口是无地无钱,政府一直增加安老服务资源,经常性开支,五年间已增至二○一八年的七十八亿元。可是,我想到这几年间的大白象开支总共六千多亿,单是不太有必要性,时间及票价均不如乘航班的高铁就要八百四十四亿元,特区政府是否冤枉甘心,对长者却善财难舍呢?
•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www. hkj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