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亚洲的天主教青年,若有机会到外地朝圣,你会去哪里?你会怎样去?你有甚么期盼?
先谈朝圣地点。也许你不同意,但很多人的首选是欧洲。我们有千百个理由前往罗马和梵蒂冈,还有千年历史的「圣雅各伯古道」是信徒,甚至非信徒的热门朝圣地。近几年的世界青年节,带动了不少亚洲青年信徒前往美洲;也许北美的朝圣旅程也可以很吸引?至于亚洲也有许多特别的朝圣地,记载着众多殉道者的英勇见证。例如《沉默》这套电影之后,日本长崎及附近的朝圣地点就热闹起来了。
我们对某朝圣地有所认识和渴望,除了因为天主教的传统,也经由朋友介绍、透过电影和书籍,以及教友所接触的传教士本身的国籍、其本国文化与经济的吸引力。
正如近期有文章报道巴拿马世青节的活动上,不乏香港青年向大学请假来参加,但从中国大陆来的参加者数目却很少,完全比不上他们参与欧洲世青节的热烈程度。
又例如香港近年有印度籍传教神父带队的印度朝圣团,参加者多是堂区较年长的教友。假如世青或亚青在印度举办,也许可吸引更多中港台青年参加。
年轻人虽有冲劲与热情来回应青年节的邀请,但旅费多由家长或恩人赞助。很多华人长辈的考虑较重投资意识和风险评估,就像伯多禄问耶稣说:「我们可得到甚么呢?」(参阅玛19:27)
其实,发问的人都心里有数,但请不要像参加普通旅行团那样:对于人、地、事物都做只顾自己的消费者。
参加者报名前期、旅程中期和后期都的目标随时改变,是合情合理的,而且很多人的故事在活动后才展开。眼见近来在港台的教会周报刊登越来越多由旅行社开办的朝圣团广告,安排有别于由堂区组织的传统。
对安排朝圣团的人也问同样的问题:旅行社作为主办单位可以得着甚么?而参加者又可得着甚么?
朝圣者是否得到所期盼的收获,取决于整个旅程的安排:这次的朝圣怎样去?大大小小的主办单位或团体能把青年朝圣活动做到甚么效果,才见真章。
团体生活的和谐、旅途的安全、时间的运用、深度的灵修与礼仪、认识朝圣地历史与人物,这都是在美食、购物、名胜、「打卡」和摄影以外必然追求的朝圣目标。
朝圣活动更进一步的安排,是参与当地的公益与慈善服务,认识当地教会的特色和牧民挑战。此外,与当地信徒交朋友,是青年人最渴望和最珍贵的收获之一。
做朋友的开始是一声问候和微笑,伴随着有质素的交谈。朝圣者或朝圣团体的其中一个重要态度是「交谈」;这是在彼此尊重的、平等的、开放与接纳的、在同一信仰内的对话。虽然现代的「交谈」常被认为是宗教间的对话,但教会所说的交谈首先是在教会范围内进行的。
因此,教会训导在一九八四的文件《Dialogue and Mission: The Attitude of the Church Towards the Followers of Other Religions》里面(目前未有翻译成中文),所提倡的交谈方式虽然是指宗教间的交谈,也适用于朝圣者在旅程中与地方教会信徒的交谈,甚至作为自我反思的交谈。
上述文件就介绍了以下四种交谈路线:生活的交谈、行动的交谈、神学专家的交谈、宗教经验的交谈。在朝圣的交谈里,除了神学由专家负责,信徒都可按照自己的能力从那三种路线与别人交谈。
这几种交谈,为朝圣的青年人是多么适合,帮助拓展各人的视域,使朝圣者观察和认识普世教会的多种面貌,能够与当地人谈谈自己的信仰和教会实况,可迈向更深远广阔的信仰和教会观。
__________
撰文:欣欣,台湾辅仁圣博敏神学院研究生。
【完】天亚社英文评论:
The pilgrimage: a brief guide for young peop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