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这次采访之前,曾经考虑是做一个能够涵盖邯郸教区的文革回忆采访,还是做一个彭鉴道神父个体的采访,最终因着彭神父的个人经历而定为个体采访,本文只记录彭神父能够回忆起来的童年及少年时代所见所闻。
个体的回忆更加真实,更能够表现文革时期最为细节的历史,从彭神父的回忆当中,可以看到一个在文革时期成长的孩子所接触的世界,以及他所受到的人生影响。本文是根据采访彭鉴道神父的录音和他的自传《中国传教士》一书综合而成。
彭鉴道神父,一九六四年十一月生,邯郸市肥乡县东漳堡乡西南口村人,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一日领洗入教,九零年一月十四日晋铎。
在彭神父儿时的记忆中,他的外祖母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虽然当时已经不允许有宗教活动了,但他外祖母每天都会面向墙壁默默祈祷,有时还会教他念一些经文。他母亲在他儿时,是家里唯一的天主教徒,其他人都不是教友。自从彭神父记事起,就处于文革时期。
小学时期的文革碎片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二日,彭神父那时八岁,记得马行教村批斗天主教徒,那位天主教徒叫马尚志。红卫兵叫马尚志穿着神父的祭衣,背着教会的圣书,游遍了东漳堡公社,并且还召开万人批斗大会对他进行批斗。因为批斗得太狠,马尚志在晚上跑了,逃到山西以给人放猪为生,随后第二天林彪也逃跑坠亡了。
彭神父回忆说,当时的学校在常家祠堂,那里是常家的家庙,充公后改成学校。彭神父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搞个广播站,其实根本没有电喇叭,只是让学生们用纸糊成像喇叭一样的纸筒子,然后两个学生站在教室门口,老师说一句,他们就用纸筒子对外面喊一句,在祠堂门口还有两个学生,听见后也用纸筒子对外面喊,这样村子的街头巷尾都站着学生,靠纸筒子传递著喊话,传得全村子就都知道了。那时候经常喊的就是「毛主席最高指示」。
宣读「毛主席最高指示」在当时是全村最严肃的时候。人们常常正在吃饭,听到吹军号,就必须放下碗筷跑到街中心,面向北站好,举起右手,紧握拳头,高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类大救星。」唱完之后,大队书记拿着纸糊的喇叭,站在高台上庄重的宣布「毛主席最高指示」。全体村民整齐划一的行动,是非常成功的精神洗脑模式。
学生在那时候每天都要参加至少一节劳动课,到地里帮助生产队拾麦子,干些能干的农活。即使学习的时候,也不学外语,甚至还喊些「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会ABC,一样当接班人」之类的口号。语文课上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张铁生交白卷的精神。张铁生一九五零年生,辽宁省兴城县人,七三年六月因在高考的物理化学考试中,几乎交了白卷并在试卷背面写信,成为「文化大革命」后期著名人物,被封为「白卷英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位「白卷英雄」因为政治好、思想好,会表现,竟成为了大学生,甚至是全国学生学习的榜样。当时那种「政治挂帅」时代流传着一句话,叫「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在彭神父上学期间,批斗是常有的事,村里经常搞,村民把被批斗的人押到前面,人们愿意打就打,愿意骂就骂,只要不打死就没事。
批斗会一般在晚上进行,因为白天要劳动。晚饭后,听到军号声,人们就从家里跑到学校大院。人都到齐了,一起念一段「毛主席语录」,然后才可以坐下进行批斗会。民兵连长从人群中揪出一个人作为批斗对象,把这个人面向村民摁到高台上,让他低头认罪。民兵连长和党支部书记经常会在挨斗的人头上或者屁股上打几巴掌踢几脚,或者对着挨斗的人踹几脚。挨斗的人不敢反抗,任由人们蹂躏和侮辱。
中学时期的文革尾声
一九七六年,彭神父进入初中学习。在当时的北口公社有两所初中学校,一所是在北口的中心校,另外一所是大移庄学校。大移庄学校所在地原来是天主教堂,被充公后改为学校,教堂成为教室。彭神父在上初中时,学校的角落里还住着一位老人,他那时听别人说这位老人一辈子没有结婚,后来才知道是位守贞大姑。
同年九月九日上课时,老师郑重地对学生们说:「毛主席逝世了!」学生们就小声的交头接耳说:「毛主席死了?」老师听到后马上纠正说:「不要说毛主席死了,要说毛主席逝世了。」
毛泽东死后,人们都不敢说死了,都说逝世,谁要是说毛主席死了,那就是反革命罪行。每个村庄的大队部都成为了灵堂,挂著横幅「沉痛哀悼,毛主席永垂不朽」,村民们每天吃完早饭以后都要先到灵堂去哀悼,默哀一会儿。每个人都胸前戴着白花,学生们在私底下都比谁的白花漂亮,那时候的白纸都很薄,做成白花一揉就难看了,有一个学生的父亲是公安局的小干部,能搞到比较好的白纸,做的白花也好看,让大家都很羡慕。
除了村里搭灵堂哀悼毛泽东,公社还搞追悼会,在麦地里打了很大的灵棚,解放军和民兵都端著枪守在灵棚周围,三米远站着一个民兵,画个圈,站在里面不能动。很多老太太哭得稀里哗啦,学生们也不懂什么,排成队站在灵棚前,但不敢笑,只要被发现笑了,立即按照反革命进行逮捕。
毛泽东去世后,打倒了「四人帮」,宗教活动慢慢有了松动,彭鉴道神父对天主教信仰的追求也慢慢开始,积极地参加教会活动,最终走进教会。
__________
撰文:浪淘沙,中国大陆一名教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