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委托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下称土供组)开展的「土地大辩论」,于上月廿六日开始为期五个月的咨询,小组提出未来开发土地的十八个选项建议,邀请市民表达意见。土供组强调本港仍欠超过一千二百公顷土地,相当于六十个维园。
文件提供短中长期的土地供应选项。十八个选项建议中,比较大争议的包括棕地发展(如何处理现正在棕土作业的物流业?)、利用私人新界农地储备(以公帑建基建协助囤地多年的发展商发展?)、发展私人游乐场地契的用地(当中占地一百七十二公顷的粉岭高尔夫球会更是焦点所在)、由「丁屋」增加密度变「丁厦」(却不提「丁权」截龙的问题);而其他建议包括维港外填海、东大屿发展、开发郊野公园边陲地带更是为发展而牺牲我们的生态环境。
圣座刚于五月十七日新发表《经济和金融问题》文件,提出经济和金融发展需要有「道德基础」,它帮助我们思考香港目前的土地问题,和是次「土地大辩论」。目前,土地和房屋有如金融市场,投资价值已超过使用价值,土地已成炒卖商品而非让人安居乐业的家园。结果发展商多年来低价囤积农地,待价而沽,令许多本来活跃的农地遭荒废,或任由物流、回收等行业在这些农地上作业,令仓地穿梭于住宅之间,新界村屋的居住环境愈见恶劣;另外,不少以私人游乐场地契约方式出现的会所,就成为有钱人炒卖会籍的地方。这些以土地作为炒卖工具的经济发展方式,正严重挑战了「道德基础」。
这次「土地大辩论」,令笔者不禁产生几个疑问,文件建议的方向,是否距离土地的道德价值愈来愈远?
(一)是土地供应问题还是房屋分配问题?土供组文件以港人面对住屋「贵」、「细」、「挤」问题出发,因此说需要开发更多土地。但笔者看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全港家庭住户数目是二百五十五万,而全港房屋单位数目是二百七十五万。只看数字,房屋单位数目足以让全港家庭一户一屋有多,那么,为何还有这么多家庭要屈于劏房,甚至露宿街头?因此我相信,处理土地供应之外,同时必须处理房屋分配问题,否则,若房屋建了却在空置,或开发出来的土地多建豪宅而非公屋,根本不能解决房屋问题。
(二)所谓仍欠一千二百公顷地,是否全用来建屋?这一千二百公顷,当中二百卅公顷是住宅用地,二百五十六公顷是经济用地(如写字楼及工业用途),另七百二十公顷是基建及设施用地(由政府、机构及社区用途,到基建运输也包括在内)。不论土供组或政府,都把「土地供应相等于解决房屋问题」来看待,但占住宅用地三倍有多的基建及设施用地,分配用途却没有仔细说明(基建如三跑人工岛占六百五十公顷,港珠澳大桥人工岛面积也一百卅公顷),所以说一项基建可以占偌大面积,如讲土地供应只为解决房屋问题并不客观。(待续)
•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 www.hkj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