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国天主教会急速转型,及其对新城镇环境的适应,不单是靠神职人员,而是广大的参与者。
题为「城市天主教会在中国」的文章,由陈立邦(Michel Chambon)和耶稣会安多尼.斯帕达罗(Antonio Spadaro)神父为《公教文明》所撰写。
文章内容主要是探讨中国天主教会一特殊模式的推广,其积极性、组织和影响;而这模式的出现,是由一班从农村移居到城镇的教友企业家开始。
文章指出,这班企业家当中一些人建立的模式超越了传统的堂区生活,而这模式仍不能让外人所认识,特别是对那些中国教会感兴趣的读者而言。
虽然,这些宗教组织的模式跟某些新教团体相似,但也具有其特殊的功能和动力。
文章揭示这些移民教友及其网络,目的是要显示出他们如何决定性地让教会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文章首先扼要地回顾了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变化,以展示出导致农村教友离开家乡的宏观社会环境。
当移民到了城市后,他们很快就经验到当地教会跟他们在农村是不一样的;城市天主教会的现实对移民教友来说,总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因为当地的风俗、方言、仪式和权力制衡等都很不一样。
视乎各城镇的背景,新移民必须寻找自已赖以维持教友身份的方式,并重新定义个人跟宗教传统的关系。
接着,文章探讨教友工人的网络在大城市里如何逐渐成形,靠的是他们实际的组织及其教友领袖的积极性。
移民领袖们因虔诚与效率而闻名,并能够有效地把天主教的习惯整合于现代的城市生活中。
除了重新定义他们跟空间之间的关系,移民教友还修改了他们自己的时间框架。
多年来,他们最重要的聚会并不像大部分教友团体般,是在主日早上;而是在平日晚上,下班以后。
文章指,直到最近主日弥撒获重新定义,因为教友的工作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
自二零一零年初以来,移民教友已经把他们的网络结构化,以便能够更长久地邀请流动神父。
在经济条件优裕的赞助者领导下,移民教友筹集并获得永久资金,可以有一位常驻神父。
只要没重大的政治或牧民方面的紧张情况出现,这位神父由教友们支持,并会住在城里。神父每周往来于这些教友们成立的小堂间,听告解和主持弥撒。
文章写道,这些新城市教友网络已取得一定的力量,并对教会起了重大而低调的贡献。
在没有非官方教会的地方,移民通常愿意接触官方教会,定期从他们的圣事中获得裨益。
然而,移民遇到的社会文化差距、交通距离及长工时,使他们再次在市郊建立起自己的网络。
最后,文章就全国各地这些网络进行了比较和对比,以突出它们的异同,以及中国城市天主教会近期演变的优势和挑战。
要实现将天主教传统传给下一代上,移民天主教徒的主要优势在于,他们之间互相支持的力量。
不过,这些网络亦按种族、地区和社团主义来发展,并侷限他们吸引非基督徒的能力。大部分时候,他们的新皈依者都是跟移民教友结婚的人。
尽管如此,移民教友及其建立关系的技巧,正在透过较贫穷和较富有的教友之间;较成功的赞助者和年轻而缺乏经验的移民之间;以及城市教友和农村团体之间,集中团结力量以作重要的贡献。
他们的天主教信仰在其家庭以外,成为信任和支持的重要来源。事实上,移民教友走过的社经转变,为他们提供技术和资源,让他们能够成为廿一世纪中国教会活跃的领袖。
文章承认在新的城市天主教网络中,服务的神父会发现自己处于合同位置;主教们在他们的任命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角色。
移民教友虽能促成新型式的牧职,并提供大量资金,但他们也对天主教神职人员的有效领导和责任,提出挑战。
在许多方面,神父暗地里只限于圣事的施行,并要持续地履行自己牧民职能。
尽管如此,移民教友所衍生的创造力、灵活性和跨区网络,为中国教会的传统堂区和教区提供宝贵的补充。
【完】天亚社英文新闻: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atholic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