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梵蒂冈新闻网》将推出系列分析文章,诠释圣座在与中国政府接触时所恪守的原则以及理由
圣座与中国政府的对话并非是靠“一只魔棒一下子”瞬间解决所有问题。圣座和中国遵循的是“牧灵方式,旨在发起有益于所有人的合作方式”;为了“以建设性而非冲突性的方式解决问题”,解决一些地方教会生活中的问题,首先“从复杂且重要的主教任命”着手。发表在《梵蒂冈新闻网》的一篇具有说服力的短文对此作出了阐述。
梵蒂冈新闻网站报道,这是有关中国与圣座对话系列深入分析文章的第一篇。借此,将以论证的方式揭示圣座处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的准则。还可以通过高水准的、没有被操纵过的天主教会与中国政府官员之间错综复杂关系问题的信息提供数据和反思,为未来做出准备、为一旦中梵对话有所发展做准备。
塞尔乔∙辰托方迪和耶稣会士贝恩德∙哈根克德神父落款的文章中,认同一些标志着中国-梵蒂冈问题正在进入“一个重要阶段”的“迹象”,尽管重申了“中国和圣座似乎不会马上达成协议”。这也是圣座新闻发布中心主任伯克博士三月二十九日已经表示过的。
开篇卷首,文章中便提到了《梵蒂冈内部通讯》二月三日采访圣座国务卿帕罗林枢机的报道,重申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即与共产党政府初期接触时的宗旨,“圣座始终本着牧灵的态度,寻求战胜对立、愿意与民事当局展开相互尊重的和建设性的对话”。
文章中还援引帕罗林枢机提到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二OO七年给中国天主教徒的信,堪称梵蒂冈处理与中国政府关系的《路线图》。本笃十六世教宗指出,“与合法的政权持续冲突并不能解决现存的问题”。
“中国问题”的深入报道中心部分指出了一些数据和反思,勾画了中国天主教会团体近几十年所经历的历史境况、中梵关系的现状。还提到了中国新共产党政府建立后“开始了一段特别对立的历史阶段,导致许多牧人和教友饱受磨难”。但同时也承认,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天主教徒的处境出现了不可否认的改变。
文章承认“意识形态仍然存在,近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某些僵化的迹象,特别是负责安全和规范社会-文化生活的部门”。或许是因为浮躁的经济发展“需要加以规范”。浮躁的经济“导致了某种混乱,带来了工人的社会根除现象、富裕阶层的腐败泛滥、传统价值观被削弱,特别是在新一代中”。
文章指出,“鉴于这一也涉及到了生活中宗教方面的深刻变化,意识形态的僵化并非相适宜的答案”。同时,也重申今天的圣座“愿意在相互尊重的对话气氛下,为推动教会和社会的益处做出贡献”。作者表示,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都深感与中国兄弟姐妹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所有人都应邀也要在传教圣召——而中国受洗者们也受到了传教的召叫——的视角下审视圣座和北京政府之间的接触,因为“耶稣的信息,不能与这样一个伟大国家的人性和精神前景毫不相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