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多天的码头工人罢工在执笔时已经有三十天,相信在近二十年的香港劳资关系史上应该是一项纪录。长期以来,香港的罢工次数,参与罢工人数和因而损失的工作日数都极低。从O七年至一一年,平均每年罢工三点八次。所以也有人以为香港的劳资关系良好,至少也不应该太差。但事实上,罢工和相关的数字根本没有反映劳资关系的实况。过去很多质性的意见调查均显示劳资之间矛盾不少,比较具体的是行业的流失率一般都比较高。当然雇员流失的原因很多,但对工作条件不满应该是其中的主因。
但既然劳资之间问题不少,为何罢工的数字却严重偏低呢?主要就是因为罢工成本高、收效低,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试想雇员参与罢工,手停口停,损失收入;一旦成功,成果却与其他没有参与罢工的工人分享,不幸失败,前述的损失不计了,还要担忧日后可能出现的秋后算账。所以如果真的受不了,倒不如自行流失来得化算。但以流失来解决劳资问题并非良策,流失虽然回避了罢工或工业行动带来的损失,但流失其实也有很多明显和隐藏成本,只不过很多雇主和管理人员未能正视而已。况且,不是所有行业的员工都可以选择流失,对一些垄断性高的行业而言,可以流转的机会不多,纵有不满,也只能哑忍,长期如此,对工作并无好处,所以近日有调查显示港人在服务业中笑容属于甚少之列。更且一旦忍无可忍,爆发起来,后果严重。当然最好的是有商有量,及早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
但很多时雇主和管理人员都有一个盲点,曾经多次听到以下的看法:“员工如果对工作条件不满意自然会表达出来,如果不表达即是满意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人有勇气向上司表达不满呢?而且表达的结果与前述罢工一般,成功则要与其他人分享,失败的后果则要独自承担,情况可能比罢工还差,因为秋后算账也未必会对付所有参与罢工的人。从货柜码头工潮可以看到雇员对薪酬及工作环境等已经极度不满。所谓冰封三尺,岂会是一日之寒,肯定是长时间累积而来,但雇主的反应却好像从来都是这样,没什么大不了!可见劳资之间认知差距之大。其实更好的方法一直存在,那就是以工会作为沟通和对话的对象,这样工会可以畅所欲言,无惧秋后算账,也不会有免费车的问题,资方也可以早日了解员工的困境,在情况恶化前妥善解决。
可惜香港的雇主大多数视工会为洪水勐兽,认为是挑起劳资矛盾的搞手,避之犹恐不及,更不要说承认他们的地位和视作谈判和对话对象。但正如前面所说的,劳资矛盾早已存在,员工不敢说出,雇主就认为一切安好,工会把问题提出就被认为“搞事”而已。如果劳资关系良好,工作愉快,谁会想去“搞事”?另一方面,政府一直以来以自愿原则处理劳资关系,工会更无从逼使雇主接纳其角色和地位。这种情况在港英时代已经如此,回归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后,除了“五•一”成为法定假期之外,情况并无丝毫改善。随着人口老化,行业垄断成风,香港劳资关系前景,令人忧虑。 |